湖塘桥第三实验小学课题研究课教案
课题名称 | 《数字化环境下小学综合学科教学软件应用的研究》 | 所属级别 | 区级 | |||||||||||||||
执教 | 四年级 | 学科 | 体育 | 班级 | 四8 | 时间 | 2023.05 | |||||||||||
学习目标 | 1、 了解并掌握双手前抛实心球的动作要领及作用。 2、 大部分学生能做出正确动作,发展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敏性。 3、 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自主学习的能力,达到愉悦身心的目的。 | |||||||||||||||||
教学内容 | 双手头上前抛实心球 | |||||||||||||||||
重点难点 | 重点:体验蹬地、收腹、挥臂的用力顺序 难点:协调用力 | |||||||||||||||||
阶 段 | 学习内容 | 教师指导策略 | 学生学练活动 | 运动负荷 | ||||||||||||||
时间 | 次数 | 强度 | ||||||||||||||||
准 备 部 分 | 一、介绍手环
二、情境导入 (了解彩虹)
二、热身游戏 (探寻彩虹)
三、辅助练习(创作彩虹)
| 1、介绍手环 2、视频导入:创设情境——彩虹。 3、AI游戏:通过酷跑小游戏探寻彩虹。 4、运动手环数据分析
3、练习:寻找身体中的小彩虹 (1)、左右转身击掌 (2)、头上胯下击掌
| 1.学生认真听讲。 2.学生仔细观看视频,观察彩虹。 积极回答教师问题。 3. 学生跟着媒体酷跑游戏,完成身体热身。
4.学生小组合作,活动肩膀和腰部。
|
2′
2′
|
1
10
|
大
小
| ||||||||||||
设计意图 | 通过情景导入让学生对彩虹产生兴趣,利用AI酷跑使学生在原地完成热身活动,解决教室空间不足的的问题。辅助练习既提高了学生的配合能力还很好的活动了肩部及腰部。 | |||||||||||||||||
基本部分
|
三、尝试练习 (单色彩虹)
四、完整动作 (三色彩虹)
五、巩固提高 (五色彩虹)
六、体能练习 (七色彩虹)
| 1、学生尝试用双手前抛的姿势抛接球练习,抛出实心球的弧线是彩虹形状。 2、视频展示 3、视频分解动作。 (1)持球 (2)引球 (3)抛球 4、授予口诀: 持球头后边。 上体向后仰, 用力向前抛。 5、运动手环数据分析
1、个人完整练习。 2、教师纠错。 3、组织学生继续练习。 4、优生展示 5、四人练习,越过一定高度。 6、录像展示点评。 7、学生再次练习。
1、分小组进行完整动作练习,抛球入筐。 强调:动作要求。 (2、对学生技能学习进行及时的反馈和可视化的分析。 3、学生再次练习完整动作。 4、小组投球比赛
5、体能训练 | 1、学生初次体验用双手前抛的姿势。 3、学生观看视频,明确要求,了解双手头上抛实心球的完整动作。 4、学生分解进行动作练习,跟着教师模仿练习,两人一组合作学习。 5、运用口诀,体会动作。 6、观看运动数据。
1、学生完整的进行动作练习。 2、集体纠错练习。 3、学生注意力集中,积极参与到练习中。 4、四人一组合作练习,相互帮助相互合作。 5、观看录像。 6、认真学练。
1、学生按照要求积极进行分组练习。 2、择学对动作情况的可视化分析。 3、学生再次有序练习。 4、小组评价。
1.学生积极参与,认真完成。 |
3′
3′
4′
5′
4′ |
多次
多次
多次
多次
2次 |
小
中
大
大
大 | ||||||||||||
设计意图 | 通过建造彩虹桥的方式,循循善诱的引导学生完成动作练习。 | |||||||||||||||||
结束部分 |
一、自编操 二、学练总结 三、心理教育 四、布置作业 五、回收器材 |
1、放松操(音伴) 2、师生互评、总结 3、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4、家庭作业 5、器材回收 | 1、和老师一起放松身体。 2、师生互评,反思不足。 3、双手头上前抛实心球的徒手练习及跳绳练习 4、收拾器材 5、师生再见
|
3′ |
1次 |
小 | ||||||||||||
器材 | 多媒体、实心球36个、彩带36个、平板电脑1个、筐子6个 | |||||||||||||||||
安全措施 | 将实心球换成了软式皮球,在练习之前进行安全提醒,以及同学之间保持安全距离。 | 练习 密度 | 群体:46% | 平均 心率 |
116 | |||||||||||||
个体:46% | ||||||||||||||||||
课后反思 |
应该多注重与学生的交流互动,教师个人应保持良好的教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