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塘桥第三实验小学课题研究理论学习摘记
资 料 来 源 | 题目 | 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教学融合的实践研究 | 作者 | 李志勤 |
书名 | 《家长》 | 版别 | ||
报刊名 | 期次 | 2023年16期 | ||
文 章 要 点 摘 录 |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尤其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更是受到广泛关注。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小学科学教学带来改变和创新的机遇,为小学生带来更加多元化、生动有趣的科学学习体验。因此,本文探讨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教学的融合路径,旨在探究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及其具体策略,为促进小学科学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 | |||
学 习 体 会 | 当今,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的腾飞猛进,信息技术在人们的学习、工作和交流中,已逐渐占据了主体地位,为人类各种能力的提高带来了更广阔的空间。特别是在新课程的理念逐渐实施的过程中,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更是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1.教学设计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的优化整合。 精美的画面与学生生活经验中的自然美融合在一起,引申了学生们的审美感。运用了多媒体展示,激发了学习兴趣。然而,仔细揣摩,不难发现有的教师仅把电脑作为一个展示图形的工具,学生还是没有摆脱“跟随着老师学习”的传统模式。有的教师则真正懂得充分利用网络的广阔性和互动性,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同时大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让学生动手实践,动脑发表自己的主见。一比较,便凸现出某些教师的教学设计,真正充分运用了信息技术手段和网络优势,以有效辅助活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2.延伸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要求学生学习的重心不再仅仅“学会”知识上,而是转到“会学”上,逐步要求学生能利用信息技术自主解决问题。综合实践活动时,教师要求学生课前通过各种渠道分小组统计家庭垃圾袋、一次性筷子、自来水和电的使用情况。上课时,生与生、组与组之间交流统计结果,并对结果进行讨论。得出垃圾袋滥用带来的“白色污染”,浪费木材、能源、破坏生态环境的结论。在此过程中,学生利用一定的手段,呈现信息、分析原因、解释所用的查询策略,并根据不同成员提供的信息,自主运用不同的`统计图(表),对自己认知结构进行重新建构。这种组内生生互动、组际互动、师生互动等网络多向互动方式,极大地扩展了学生进行知识探究的自主性。在这种宽松的网络学习气氛中,学生畅所欲言,每个学生既是学习者,又是课堂学习资源的创造者。有效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求异思维、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 |||
研 究 人 员 | 姓名 | 沈宇 | 学习时间 | 2023.6.18 |
课题名称 | 数字化环境下小学综合学科教学软件应用的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