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四月,细柳微斜。为进一步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武进区小学语文“学情分析与精准教学”专题研讨活动在湖塘桥第二实验小学举行。武进区小学语文教研员裴红霞老师、武进区各校语文教师代表、三实小课题组成员及四年级语文老师参加了本次活动。
陈煜老师带来一堂省测阅读讲评课。陈煜老师抓住导致学生失分的共性问题,从读文、读题、解题、检查四个步骤讲评,强调读文时要边读边画,读题时要关注题干选项、圈关键词,解题时要细读、联系上下文思考,检查时要关注排除法选出来的选项。陈老师讲评时注重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找答案,能够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先看文章再按照顺序看题目,符合学生在答题时候的思路,正对应了省测所考察学生能力的不同维度。最难能可贵的是还能够从一道题拓展到一类题,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总结归纳阅读答题的策略,让学生在未来的语文学习中能够举一反三,灵活运用,提升综合能力。
讲评课展示结束后,邓淑兰老师围绕本次教研活动主题进行了《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的现状与发展策略》的主题发言。邓老师指出做好中年级小学生的语言文字的积累和梳理,要从三方面入手,第一在理解的基础上扎实积累,第二在发现的基础上有序梳理,第三在拓展的基础上活化积累。
姜静波老师发言的主题是《说明性文本的阅读现状及培养策略》。姜老师从小学语文说明文教学与学科素养、说明性文本的阅读培养策略三方面进行了讲述。姜老师指出要明确目标,把握教学重难点;抓关键词,提升学生概括能力;辨析文字,提升品味语言能力;抓作业设计,展示探索世界的收获。
徐益凤老师在《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现状及培养策略》中从学段分析、研教材之意、读命题知学情三方面进行了讲解。徐老师认为在非连阅读中,要注重拓展学生资源、方法指导、生活情景运用。
卞燕飞老师在《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现状及培养策略》中剖析了学生习作的常见现象,指出学生在写作中要仔细审题、明确中心,组织材料、有序表达,编写提纲,理清思路。针对习作策略,卞老师提出一要挖掘书本资源,提升语言美感;二要解剖文体结构,分点击破难题;三要注重平时积累,解决“无米之炊”。
李芸老师在《基于新课标之学业质量的小语教学》中解读了新课标中学业质量和“30+10教学练一体化”模式的实施。李老师认为课堂教学做减法,通过裁剪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课堂练习做加法,保障练习时间,灵活利用练习时机,练习形式有梯度,通过“30+10”有效增加课堂效益。
裴红霞老师进行总结引领,提出三点希望。第一,以研究心态对待学测。从数据和学生实际出发,分析三年疫情之后学生在知识、能力、态度、情感等方面的真实状况;从往届省测卷出发,研究题型、能力考查点,以研促教。第二,以理智心态精准施策。根据对学测的命题研究,在“30+10”的课堂新范式中精准设计练习,助推日常积累;根据对学生学情的分析,改进教学指导策略,助推学生理解力、表达力的生长;根据模拟练习的综合分析,对薄弱题型、后进学生、薄弱班级给予足够的关注与指导。第三,以阳光心态通力合作。以生为本,热爱关心学生,多一点指导,多一点鼓励,多一点自主;以师为本,互相理解合作,多一点研讨,多一点理解,多一点互助;以实际情况为本,统筹安排,处理好新课教学与复习梳理之间的关系;处理各学科教学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