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0在道德讲堂,由颜主任组织,集中各年级组数学老师集中参加此次“聚焦新课标 赋能新课堂”线上教研活动。
首先我们进行线上课堂观摩。其中有我校蒋燕老师执教的《小数的意义》和常州市雕庄中心小学张丹老师执教的《乘法计算的在认识》。
其次由蒋燕老师为我们分享教学经验。蒋老师与我们分享了设计思路:“小数的意义”数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一位小数。本节课是系统认识小数的开始。教材中选择测量长度作为背景,引导学生依据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利用已有知识经验探索新知识。结合新课标提出的“运算的一致性”,在教学中,让学生经历回忆一位小数、探究两位小数、类推三位小数、拓展其他单位和归纳小数的意义这五个环节,通过结构化教学,为学生系统化探究小数奠定来基础。同时蒋老师也与我们分享了磨课经验:一定要深挖教材,要站在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创造,同时新课标的颁布,也要求我仔细研读新课标,在教学中运用实践。
最后颜主任和许主任进行专业点评并给出建议。第一,板书要具有图式功能。板书是老师智慧的结晶,是课堂的线索。板书如果纯文字,会很抽象。而蒋燕老师的板书数形结合,同时体现教学的思路和教学设计的结构化。第二,概念教学要关注概念的产生与来源。小数产生于生活,来源于数学。我们生活中“计量”得不到整数的结果时,就需要对“单位”进行细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提供多种素材,让学生结合具体实际来理解,发现数学概念,同时又要反过来将概念用具体实际来解释。第三,新课标已经发布,新教材还在编制,所以在这个过渡期中,我们既要围绕新课标,也要用好旧教材。
撰稿:谈笑 审核:颜亚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