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将认真扎实做好课题研究,迎接课题中期评估,继续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并根据语文课堂范式建构的研究计划开展相关的课堂教学研究活动,形成不同年段课堂、不同体裁文章教学指导策略,引领不同风格与特点的教师、不同基础与个性的学生形成更为适切的教与学的策略。同时提高教师的语文素养,加深教师对语文统编版教材语文素养扎实落地的把握能力。
二、研究重点
1.在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相关理论知识的前提下,结合本学期的教学实践活动,进一步开展课题研究活动。
2.落实并梳理“5+35”课堂教学结构,细化课前5分钟演讲流程,规范课前演讲的形式,丰富课前演讲内容。
3.在课堂实践研究过程中重塑课堂教学流程,建立多维课堂范式,在实践中不断完善“hui写作文”作文指导素材。
4.不断完善教师教学评价的内容和方式,改进学生阅读评价的策略和方法,建构“融语文”教学评价机制。
三、研究目标
1.在专题活动中明确“融语文”课堂的主要特征和核心内涵,形成基于“融语文”课堂的基本理念。
2.在解读教材中把握统编教材单元语文要素,紧抓重难点,提高课堂效率。
3.在实践研究中变革“融语文”课堂结构、重塑“融语文”教学流程、建构“融语文”课堂模型、整合“融语文”课堂资源、建立“融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机制。
4.在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促进教师对统编教材研究力与实施力的整体提升,促进学校课程文化的系统建设。
四、具体工作
1. 理论学习,与时俱进。
利用每周语文组研讨活动,进行解读教材;学习相关教学视频及课例论文,进行学习摘录;并结合课堂实践,进行课题相关的案例分析、论文的撰写。
2. 课例研究,双线并行。
语文课堂教学研究采取线上和线下两种方式进行,线上学习主要是与区级语文研讨活动相关联,学习不同年段的教研课,或与小学语文相关的讲座。线下则是主题研究,包括课题组成员内部研讨,专家引领解读教材及课堂实践研究。
3.整理资料,中期评估。
整理课题成员研究过程的相关资料,形成课题中期评估材料,撰写中期评估报告。
专家引领研究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