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12/13

20:45

点击:

来源: 原创

录入: 周雪瑶

扫描关注
湖塘三实小
微信公众号
周雪瑶课题研究理论学习摘记5
发布时间:2022-12-13   点击:   录入者:周雪瑶

湖塘桥第三实验小学课题研究理论学习摘记

题目

故事性解读:小学语文教学的另一种方式

作者

王琳

书名

语文教学通讯

版别

旬刊

刊名

语文教学通讯

期次

2022年第11

利用小学生喜欢听故事、讲故事的特性,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采用故事化教学,“召唤”教材文本中的故事元素,精心“编织”文本故事,并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结合文本空白创造故事。在故事化教学中,教师要强化自身的故事意识,提升自己的故事化教学能力,并积极开展故事性评价,从而培育学生的故事性思维,催生学生的故事化想象,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故事性是语文与儿童的基本属

(一)语文学科的故事属性

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学科,故事性是语文学科的基本属性。在故事化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用故事来教”,也可以“教故事”,还可以“像讲故事那样地教”。

(二)儿童认知的故事属性

儿童天生喜欢听故事、讲故事、分享故事,提倡故事化教学,是出于对儿童天性的尊重与呵护。

(三)学习的故事属性 

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未可以“聆听故事”“讲述故事”“创编故事”的过程。

二、故事化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应然样态

实施“故事化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种应然样态。教师应强化自身的故事意识,提升故事化教学能力,并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开展故事性评价。

(一)故事意识:将故事“召唤”出来故事意识应是语文教师的基本教学意识。

(二)故事能力:精心“编织”故事故事化教学彰显着教师的教学智慧。

(三)故事素养:将故事创造出来将故事教学法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 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语文应用能力。

 

 

 

 

 

 

 

 

综上,故事化教学能增强小学语文教学的活力,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质量,更能丰富教师的教学智慧与实践经验。因此,故事化教学理应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一种应然样态

姓名

周雪瑶

学习时间

202212

课题名称

统编版教材使用背景下“融语文”课堂范式建构的研究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