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料 来 源 | 题目 | 语文课前三分钟演讲初探 | 作者 | 刘海强 吕学兵 |
书名 | 《文学教育》 | 版别 | 月刊 | |
报刊名 | 《文学教育》 | 期次 | 2019年第12期 | |
文 章 要 点 摘 录 | 新课标明确提出,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大力提升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多渠道,多措施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是衡量语文教学的基本准绳,是新课改的基本途径,而课前演讲正是行之有效的途径。 1. 及早谋划,确定主题。 2. 提前安排,责任到人。 3. 创设氛围,师生互动。 4. 多元评价,体验成功。 | |||
学 习 体 会 |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教学就是要通过字、词、句、篇的学习,使学生形成听、说、读、写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而课前演讲的训练,正是弥补了人们容易忽视的“说”的环节。 课前三分钟演讲活动,充分体现新课程“一切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为师生共同打开了学习语文的一片新天地。学生在准备课前三分钟演讲的过程中需要自行解决演讲内容的选定,如何来表达等环节的准备。有力的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使学生变得更加阳光、自信。 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提高是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不管是朗诵诗文,还是即兴演讲,或是谈读书体会,都需要学生搜集大量的素材,阅读大量的书籍,并内化为自己的能力,才能使演讲游刃有余,精彩纷呈。这样会使学生养成快乐阅读的良好习惯,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 |||
研 究 人 员 | 姓名 | 刘思怡 | 学习时间 | 2022.11 |
课题名称 | 统编版教材背景下 “融语文”课堂范式建构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