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塘桥第三实验小学课题研究课教案
课题名称 | 统编版教材背景下“融语文”课堂范式建构研究 | 所属级别 | 常州市备案课题 | ||||||||||
执教 | 三年级 | 学科 | 语文 | 班级 | 三(8)班 | 时间 | 2022.10 | ||||||
教学内容 | 部编版《语文》三上《搭船的鸟》 | ||||||||||||
教学目标 |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品读描写翠鸟的语句,感知作者多重观察的方法。 3.学习作者观察翠鸟的方法,并尝试仿写片段。 | ||||||||||||
教学重、难点 | 重点: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 难点:仔细观察,把观察所得写下来。 | ||||||||||||
课前准备 | PPT | ||||||||||||
教学过程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一、导入 师:咱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题目就叫做— 生:《搭船的鸟》 师:我们一起伸出手,一起来写课题:搭船的鸟。 师:你们的声音真好听,我的眼前出现了一只灵动的小鸟呢! 过渡:读了课题,你的脑海里出现了哪些问题?轻轻翻开书本64页找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要求:(1)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读通句子。(2)思考:课文哪些自然段写了鸟? 2.出示词语,过关读 船舱 船篷 鹦鹉 沙啦沙啦 三、学习细致观察(段2) 1.师:课题是《搭船的鸟》,那么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鸟呢?(出示全文,标好小节号)生:第2、4自然段 2. 那么作者看到了一只怎样的鸟呢?我们来看(出示第二自然段) 3. (自由读),第2自然段,读清楚,读准确。尝试通过朗读把鸟唤出来。(个别读)这段话谁想读给大家听?你的声音真好听,瞧!翠鸟飞来了! 4. 通过朗读你们发现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鸟? 生:漂亮、彩色、美丽 (板贴:美) 师:你和作者想的一样,谁来读?出示“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啊!” 师:如果作者只写这一句,你的眼前能出现这只美丽的小鸟吗?为什么? 5. 整体——局部 师: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怎么写出小鸟的美丽呢?(出示段2) 生:……(翠绿的羽毛、翅膀、长嘴) 师:①一边总结一边板贴,你们发现作者写了这只鸟羽毛是翠绿的,也就是整体是翠绿的,但是局部还不一样,翅膀带有一些蓝色,看来作者观察得很——仔细,长嘴呢?是红色的。②我们要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指着羽毛翅膀)从整体写到局部,他还抓住了翠鸟外形的特点(指着板贴绿蓝红)颜色鲜艳。 ③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准确写出翠鸟的美。以后我们学写动物也可以用这种办法哦! 6. 师引读+男生读 师引读+女生读 师评价:我们合作着读,读出了翠鸟的外形美。 7. 观察丹顶鹤 孩子们,尝试学着作者描写外形的方法来说一说你眼前看到的丹顶鹤。邀请2名学生说,相机指导, 四、学习细致观察(段4) 1.假如你就座在船上,看到这只美丽的翠鸟,你心里会想些什么?会有什么问题吗?你来问(师:你对它感兴趣了,你们跟作者的心是相通的,我们看) 出示:它什么时候飞来的呢? 生1读:它静悄悄地停在船头不知有多久了。生2读:它站在那里做什么呢?生3读:难道它要和我们一起坐船到外祖父家里去吗? 过渡:正当作者无限遐想的时候,一个突如其来的情境打断了他的联想,他看到什么啦? 2.学习第4自然段翠鸟捕鱼的情景,抓动作 (1)快速默读,想一想作者看到了什么?生:他看到翠鸟捕鱼的情境 (2)师:作者是怎么写翠鸟捕鱼的呢? 生:它一下子冲进水里,飞起来,衔小鱼…… (3)师:作者写了翠鸟的哪些动作,圈一圈(板书:动作)生:冲(第一步是冲)、飞、衔、吞 。连续4个动作竟然被作者捕捉到了,看来作者看得真——细致! 师:我们来看翠鸟捕鱼的第一个动作“冲”,邀请学生读第一句。你觉得翠鸟冲的这个动作怎么样?(师用肢体做“冲”的动作) 生:很快 师:一下子冲呢? 生:更快了 (看来翠鸟在船头就已经找准目标了) 师:那你现在能读出翠鸟的冲劲吗? 生读,师评,鼓掌。 师:这就是翠鸟冲进水里的样子(出示图片) 师:孩子们,举起手,我们一边读一边做动作,读出翠鸟动作的敏捷 (我正想着,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 师:可是,没一会儿,它有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 孩子们看图,这就是衔,如果你的两根手指就是翠鸟长长的嘴,你会怎么衔呢?衔支铅笔试试。有请翠鸟1号轻快地衔起一条小鱼,翠鸟2号请你迅速衔起一条小鱼,翠鸟3号请你敏捷地衔起一条小鱼。孩子们,小鱼要逃走啦,请你紧紧衔住它。 师:最后,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这就是翠鸟吞鱼的动作(出示图片) 师:短短3句话就把翠鸟捕鱼吃的过程写得清清楚楚,连续4个动作,一个接着一个,准确写出了翠鸟捕鱼的过程 5. 读第4自然段 师:(个别读)我想邀请一位同学带上动作读给我们听,谁想试试? 师:(全班读)我们一起边做动作边读,读出翠鸟的敏捷。 师范读:孩子们轻轻地闭上眼睛,听老师读,边听边想象画面。 6. 师:轻轻睁开眼睛,脑海里能浮现出翠鸟捕鱼的一整个过程吗?我们来看看翠鸟捕鱼的视频 师:孩子们看完翠鸟捕鱼的视频,你有什么感受? 7. 总结 师:翠鸟入水衔鱼,出水吞鱼,这样一系列过程干净利落,短短几秒钟,作者是怎样把这短时间的这么多个动作写得这么清楚的? 生:一直观察 生:很专心地观察 师小结:他送给我们的第二个观察小妙招就是——细致观察,用词准确 8. 迁移运用 师:感受到作者的描写,你们想不想也小试牛刀,来练一练?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视频,视频的主角是一只小蜥蜴,它有怎样的举动呢?请你学着作者的样子,细心观察,敢接受这个考验自己记忆力、观察力的大挑战吗啊?请看! 师:完善学习单,用合适的动词补充观察单。 午后的沙漠真是热极了。你看,这只小蜥蜴的肚皮一( )一( )的,它( )了( )眼睛,在( )周围的动静。 沙子好烫啊!它一会儿( )起前脚,一会儿又( )起后脚,尾巴还高高地( )着。突然,它似乎发现了危险,一溜烟( )了。 五、结课 师:你们真是优秀的小小观察家,我们学习作者的方法也能写动态的场景啦! 师:一个不经意的发现,作者认识了这个新朋友,也解开了心里的谜团,所以他最后的课文里写道:哦,这只翠鸟搭了我们的船,在捕鱼吃呢。 师:如果作者在船舱里,没有抬头呢?他能看到这只外形美丽的翠鸟吗?能看到翠鸟捕鱼的一系列敏捷的动作吗? 师:在100多年前,罗丹说: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师:有了发现美的眼睛,以及感受美的心,你的生活一定会多一份丰富,多一份精彩。希望你们也能学会留心周围的世界。
|
齐读课题
整体把握,品读观察细致之处
边观察边比较
分解连贯动作
关注动作细节
观察视频
练习仿写
总结全文,延伸课外
让真实观察在课堂发生,运用身临其境的动画视频,让孩子有切身体会后关联激活自己的生活经验,体会细致观察的好处。 |
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激情导入,使学生兴趣浓厚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感悟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字中蕴含的情感,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
品读词句中发现作者是如何细致观察的,体会细致观察的作用与好处
进一步理解作者从整体到部分的观察顺序
先引导学生聚焦描写翠鸟捕鱼时的动作,初步体会作者对翠鸟的动作所作的细致观察:再引导学生想象翠鸟捕鱼的情景,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作者观察的细致,最后用视频验证自己的想象,帮助学生感受细致观察带来的乐趣。
以小蜥蜴的视频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表达的兴趣,引导学生尝试表达,读写结合。让学生积累材料,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的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