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塘桥第三实验小学课题研究课教案
课题名称 | 统编版教材使用背景下“融语文”课堂范式建构的研究 | 所属级别 | 校级 | ||||||||||
执教 | 陆晓锦 | 学科 | 语文 | 班级 | 二(3) | 时间 | 2022.2.28 | ||||||
教学内容 |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第一课时 | ||||||||||||
教学目标 | 1.认识“曾、蒙”等13个生字,理解“泥泞”一词,会写“锋、冒”。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读好“长长的小溪、弯弯的小路”等短语,读出问答的语气。 3.学习一、二小节,边读边想象画面,初步感受雷锋助人为乐的形象。 | ||||||||||||
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读好“长长的小溪、弯弯的小路”等短语,读出问答的语气。 教学难点:学习一、二小节,边读边想象画面,初步感受雷锋助人为乐的形象。 | ||||||||||||
课前准备 | PPT、生字卡片 | ||||||||||||
教学过程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一、听故事,读课题 1.出示图片:同学们,你认识他吗?对雷锋叔叔有哪些了解呢? 2.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一个关于他的小故事,听完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3.是的,雷锋一生做了很多好事,在他去世后,人们为了纪念他把每年的3月5日就定为学雷锋日,来,让我们一起亲切地喊一喊他的名字——雷锋叔叔(注意锋是后鼻音,叔叔是轻声)。 4.今天我们找找雷锋叔叔曾经去过哪些地方,给我们留下了什么。 二、学字词,学短语 1.自读课文:出示要求——请大家自己读一读课文,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1)进行词语闯关的考验。 (2)去拼音再次闯关成功。 2.学习短语 (1)老师很想听听大家来读一读这首诗。其他同学也有任务,请你们一边听一边思考:为了寻找雷锋叔叔我们都去问了谁呢? (相机出示)长长的小溪 弯弯的小路 (指导“的”要读得轻而短) (2)在这长长的小溪,弯弯的小路上,雷锋叔叔又帮助了谁呢? 迷路的孩子 年迈的大娘(出示) 同学们,“年迈”是什么意思? (3)像这样的短语课文中还有,老师没找全,你们帮助老师填完整好吗? ( )的细雨 ( )的露珠 ( )的春风 (4) 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些词语。 三、找动作,想画面 1.整体读:下面我们把这些短语带到课文中,再去读一读。 2.雷锋叔叔在帮助孩子的时候遇到了哪些困难呢? 3.相机出示细雨、泥泞图。同学们观察“泥泞”这两个字你发现了什么?猜一猜它什么意思? 4.是啊,这满是泥水的路多不好走啊,雷锋叔叔还抱着孩子呢,想想,雷锋叔叔为了不让孩子淋雨,还会做哪些动作? 5.让我们想象一下当时的画面,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沿着长长的小溪,冒着蒙蒙的细雨,雷锋叔叔…… 6.同学们,我们终于在小溪边找到了辛苦的雷锋叔叔,来让我们一起读一读一二小节。 (1)师生共读 (2)男女生读 7.下节课让我们再去小溪边寻找雷锋叔叔的足迹吧。 四、学习生字(认读词,学写字) 1.下面的时间让我们来学一学这课的生字。复习字词。 2.学习“锋、冒”。 锋:注意是一个左右结构,左窄右宽,丰的第二横稍短,第三横略长。 冒:“冒”在古时候就是帽子的意思,上部像帽子的形状,两横注意了不能与左右相连,下部的“目”代表人头。描一个,写一个。 3.反馈。 | 交流课前积累内容
借助图片和朗读多种形式理解词语
有感情、流利地朗读课文
齐读课文 |
激发学生对人物的喜爱、尊敬之情,提高积极性
多种形式读课文,帮助学生熟悉课文,读出节奏。
给学生充分的发挥空间,通过交流,巩固生字词
图片对比,加深了解与印象。
引导学生发现儿歌的韵律美。
趣味识字,帮助学生加深识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