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2022年1月
本学期,本课题组坚持以积极稳妥的方式推进课题研究,在“科研为先导”的旗帜下,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与研究,不断更新育人理念,深入研究教育教学理论,紧紧围绕学期课题研究计划,通过多种形式、多个层面的课题研究活动,优化青年教师发展策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指导思想
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组织青年教师认真学习并研究课标和统编版语文教材,探索实施与新课程相应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贯彻执行崇尚创新的工作精神,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活动。
二、主要工作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青年教师的理论水平
我们要求每位成员每学期阅读两本教学专著,并认真撰写读书笔记,教学案例,意在帮助青年教师提升教育理论与科研水平。
并组织老师参加“千课万人”、“七彩语文”、“江苏省语文培训”等一系列活动,并邀请裴红霞、蔡小玉等校长来校给教师培训,语文学科教师通过学习、培训、研究、交流等多种途径,正在形成一支善于思考、乐于创新的教科研教师队伍。
2.加强教研结合,提高青年教师课堂实践能力
为了推进统编版教材使用背景下“融语文”课堂范式建构的研究的进程,我校语文学科教研组开展了各类课题研究专项活动。课题组成员将自己承担的公开课与课题研究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名校长和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
本学期我们集体备课及研讨共15次,在每一次备课活动中,每位老师都能做好充分的准备,并积极参与备课,主动提出问题,善学善思,从而力争每次活动教师都能有所思、有所获。
本学期语文学科迎接了区级调研,年级组分为两组进行磨课。1-4班打磨《金色的草地》,5-8班打磨《富饶的西沙群岛》,8位老师不管多忙尽量调课听每一次试上,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在每一次磨课中提升自我。至本学期结束,我组范晓莲和王轶雨老师也结束了为期一年的“送培下乡”培训活动,且范老师作为优秀学员在汇报中展现了一堂优秀的语文课。
在今年武进区进行的语文青年教师评优课活动中,通过学校选拔,确定王淑婷、范晓莲和王瀚老师代表学校参加低段和高段的比赛。从收到通知那天起,金校长就成立了以他为中心的备赛组,进行各类教学内容的现场演练。最终王淑婷老师获得了武进区语文评优课一等奖,范晓莲和王瀚老师获得了武进区语文评优课二等奖的好成绩。
3.全体青年教师撰写反思、心得,形成浓厚科研氛围
全体课题组成员都能做好“三个1”:读一本书、磨一节课、写一篇文。课题成员每月读完一本书,并形成500字的阅读笔记;课题成员在专家的指导下每月打磨一个课例,形成完整的过程性资料,专家对课题成员形成的反思或者案例进行指导,课题成员每学期形成一篇反思或案例。
本学期,本学期课题组成员承担了3节区级公开课,1节校级公开课,以及2节区级调研课,1节主题班会,获得大家的一致好评。语文获奖论文一等奖1篇,二等奖4篇。我们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以专家指导为方向,以打磨课堂范式为路径,共同学习,共同研究,力争以“品质创生”为目标,用严谨治学的态度,在日常中彰显三年级语文学科的品质,创建三实小语文学科的“融语文”课堂范式,为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