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2022年1月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一个学期过去了。一学年来,经过课题组成员的认真研究、密切配合。我们的课题研究活动搞得有声有色。回顾本学期所做工作,总结结下:
一、指导思想
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以现代教育思想与教育理论为指导,针对低年级识字写字教学中存在的弊端,通过识写“梯度教学”的实践研究,全面提高识字写字效率和学生识字写字能力。
二、主要工作
1.对识字写字教学的相关理论展开文献研究。
本学年,课题组通过中国知网结点查询、图书馆藏书阅读、互联网搜索引擎等,对国内“识字写字教学”的研究历史、研究成果进行比对、分析、综合,使课题组成员明白了识字写字教学的研究现状,为后续的实践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与引领。学校还邀请裴红霞、蔡小玉等校长来校给教师培训,老师们通过学习、培训、研究、交流等多种途径,正在形成一支善于思考、乐于创新的教科研教师队伍。
2.对当前低年级学生识字写字学习状况和主要困难进行调查分析。
本学期,课题组通过课堂观察、访谈、对话、调查问卷等方式,对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以及低年级学生的识字写字现状等开展数据收集,并对这些数据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正确把握当前低年段识字写字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比如教师的科研精神不强;识字与其他语文训练脱节;没有认真落实“多认”;写字时间分配不合理;识字写字教学的评价方式单一等,提高了课题研究的实效性。
3. 抓课堂,开展初步的识字写字教学研究。
课堂是研究的主阵地,教材是学生识字写字的重要依托,因此,我们课题组老师重新审视自己的识字写字教学课堂,围绕本课题的研究内容来探索提高识字写字教学质量的最佳途径。本学年侧重于课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秦君妍老师和霍雨佳老师共同执教了二上课文《我要的是葫芦》,在课堂上,注重了学生对字词的读写,注重学生在朗读中积累词汇,培养语感教育;在学校语文学科接受区调研时,王丹凤老师和庞柳老师对于《雾在哪里》带领组内老师们反复研磨并示范上课,起到带头作用,培养了学生识字写字的兴趣;奚丽波老师带领本组成员反复打磨了《纸船和风筝》这一课,通过读帖、临摹、书写、评价等环节来进行写字指导,切实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两节课在最后的区调研时均呈现了较好的课堂效果,获得听课专家的一致好评;吕万霞老师执教的区级公开课《大自然的声音》中,引导学生能够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来识字写字,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受到了听课专家的一致好评。在磨课的过程中,课题组成员在组内反复探讨、试上,力求让课精益求精,课题组所有老师在这次活动中收获颇丰。
4.全体课题组成员都能做好“三个1”:读一本书、磨一节课、写一篇论文。课题组成员每月读完一本书,并形成500字的阅读笔记;每月打磨一节课(采用滚动跟进的方式),至少一课三磨;每月打磨一个课例,形成完整的过程性资料。
三、取得的成果
课题组教师善于在理论与实践的运用与结合中找出新的方法,总结出个人经验。如本学期我们课题组教师每人都在阶段研究后以识字写字教学为主要内容撰写了教育教学论文,参加各级各类教育教学论文比赛。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课题组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本学年我们课题组取得了一些成绩。秦君妍老师获江苏省班主任基本功二等奖,奚丽波老师被评为武进区中小学名班主任,奚丽波老师撰写的课题研究论文获区二等奖。
三、存在的问题
尽管这学年我们课题组的每位老师都能积极地投入各项研究活动,但由于自身水平有限,总感觉研究不够深入、全面、精致。比如对识字写字教学方法的研究感觉还不够大胆,缺乏新意,学生的主动性还没有完全调动起来。因此,下一阶段要继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