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01/13

09:37

点击:

来源: 原创

录入: 蒋维丹

扫描关注
湖塘三实小
微信公众号
《跟我学泥塑》学习笔记(蒋维丹)
发布时间:2022-01-13   点击:   录入者:蒋维丹

题目

《跟我学泥塑》学习笔记

作者

史鸿萌朱明英

书名

《跟我学泥塑》

版别

95

刊名


期次


在泥塑活动过程中,教师可以由浅入深的教给学生一些泥工技能。在实践中,学生会自觉地进行泥塑的造型,很自然地可以完成泥塑的基本技法要点(揉、捏、压、团、粘、切)。除了基本的技法外,泥塑还有许多可以展现不同视觉效果的特殊技法,比如盘泥条法,这种方法简单,易于掌握;还比如泥条编织法则可以做出编织的效果。这些方法的使用,使泥塑造型具有了丰富的视觉效果。在泥塑的创作思路上,我把它简化为学生易于理解的“加法”。对任何一件泥塑作品,采取“加法”,便可以由一个简单的几何形体变为组合器物,一点一点地用泥巴添加,便能让孩子都能创作出比较精美的泥塑作品。  

美术泥塑课程应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美术学习的过程应是一个艺术创作的过程。泥塑作为造型艺术,它所要表现的主题不是靠文字,而是靠塑造的形象、形态、神情、形式的特殊语言来表达。在泥塑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大胆的夸张、拟人变形。  我以一个动物“猪”为例,如何让这个猪进行夸张、变形?有的同学说把猪肚子塑的更大、眼睛更小、耳朵更大、嘴巴变大等等。这些都只是“猪”的生理特点的夸张.还有运动方式的夸张,例如腾空的跃马,可以加强飞跃、升腾、飞翔、前进的视觉形象。以及拟人化的夸张,例如民间彩塑《兔儿爷》的造型,模仿人的动作、性格、情感进行刻画。在泥塑创作中鼓励学生运用泥塑夸张方法,勇于实践,捏出自己丰富多彩的世界,体现出自己的个性。  除了夸张,还可以结合泥塑的拟人化的一面,我以“泥猴张”特色来进行教学。加以借用浚县的十二生肖的拟人化特点,引导学生将自己的属相以拟人化手法表现兽首人身的形象,捏出独特、个性的“自己”。

姓名

蒋维丹

学习时间

2021.11

课题名称

构建青年教师专业发展“1+X”模式的实践研究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