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12/31

20:11

点击:

来源: 原创

录入: 周菁

扫描关注
湖塘三实小
微信公众号
《一封信》第二课时教案
发布时间:2021-12-31   点击:   录入者:周菁

课题名称

统编版教材使用背景下“融语文”课堂范式建构的研究

所属级别

校级

执教

周菁

学科

语文

班级

二(4

时间

2021.10.15

教学内容

一封信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复习16个生字、15个生词,重点学习“一团”“一束”两个词语学写五个生字;

2.指导有感情朗读课文。读出第二封信中露西的喜悦和对爸爸的想念;

3.学习边读边圈画的方法,梳理出第二封信的内容,体会信中表达的亲情;

4.通过前后信件内容对比,说说自己更喜欢哪一封信,说明喜欢的理由。

教学重、难点

1.指导有感情朗读课文。读出第二封信中露西的喜悦和对爸爸的想念;

2.学习边读边圈画的方法,梳理出第二封信的内容,体会信中表达的亲情;

3.通过前后信件内容对比,说说自己更喜欢哪一封信,说明喜欢的理由。

课前准备

PPT、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复习导入,书写生字

1.复习生字词。削皮、火锅、……朝向、朝气……

二、朗读课文,体会情感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露西在信中写了爸爸不在家,她很不开心。信写完了,露西是否满意自己写的信呢?

(一)学习课文4-6自然段

学习“一团”:就是成团的东西。拓展词语:一团火,一团毛线。

露西说自己写的不好,把信纸揉成一团,说明什么?你能把这种不满意读出来吗?

(二)指导朗读课文7-14自然段

从第七自然段开始一直到文章的最后,是露西和妈妈一起重新给爸爸写信。露西重新写的这封信内容是什么样的呢?我们来好好练习读一读7-14自然段!

1. 指导朗读7、8自然段段

上一段中有一个省略号,后面妈妈接着露西的话说,这表明露西的话没说完,妈妈就打断了她的话。所以,读的时候要连得紧密一点。

2. 指导朗读9自然段

为什么妈妈说我们过得挺好,露西就想到了太阳和小狗呢?

3. 指导朗读10-11自然段

能自己修台灯!真神气呀!

4. 指导朗读12自然段

注意提示语,叫。

5. 指导朗读13自然段

对比句子,感受体会“天天”一词的含义:去掉意思也表示思念。你们读一读。加上天天后,有什么不一样吗?

学习词语:一束

一大束鲜花是什么样的呢?出示“束”的字理图。

你看懂了吗?束是什么意思呢?

束的本意就是捆绑,又指成捆的东西。你们看下面三幅图那个才是一束鲜花呢?

(出示三幅图)

三、提取信息,对比朗读

(一)默读课文,圈出第二封信的内容

(二)小组交流,讨论修改所画的内容

请小组长在小组内读一读,看看大家挑选的内容一不一样?有没有需要修改的地方

(三)汇报交流,对照修改

你们和他的信,内容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大家看,这里是妈妈对露西说的“请爸爸告诉我们”,变成露西对爸爸说,应该怎样变一变呢?怎么说更好呢?

(四)对比朗读,升华理解

对比着读一读这前后两封信。咱们配合着读。老师来读第一次写的这封信,你们读重写的这封。

亲爱的爸爸,你不在,我们很不开心。

亲爱的爸爸,我们过得挺好。

……

(五)小组内讨论:同学们,读了这前后两封信,你更喜欢哪一封?为什么

(六)指导书写

指导书写生字:信、珠、灯、封、影。

书写左右结构的字需要注意什么?

提示:横向比划较多的时候,注意距离相等。

四、总结

同学们,当我们面对一些事情,我们要试着用好的心情和态度去看待,你会发现世界原来是如此美好,而你的生活也会变得快乐起来。正像法国作家萨克雷说过:“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对你哭.”可能,你现在还读不懂,但老师期待你们都能够乐观的面对生活。好了,这么好的课文,今天回家把它读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吧!下课!

 

 

 

复习第一课时学的词语

 






 拓展,你还知道“一团……”

 

 

 

分角色朗读7-14自然段

 

 

 

 

 

 

每一个段落都写了露西想告诉爸爸的不同的开心的事情。可以利用______,真好!”的句式来说一说。

 

 

 

 

 

 

 





用横线画出第二封信的内容

 

校对第二封信的内容

 

 


 

师生合作朗读

 

 

 

小组讨论,你更喜欢哪封信?

 






 

 

 

 

 

 
















 

复习巩固所学词语,激发学生识字兴趣。

 

 

 

 

 

联系生活理解词语。

 

 

 

 

 

 

 

 

 

 

 

 

 

 

 

 

 

用简单的句式让学生感受露西的快乐,融入情境。

 

 

 

 

 

 

 

 

 

 

 

 

 

 

 

 

 

 

 

 

 

 

 

 

 

 

 

 

 

 

 

 

 

 

 

 

 

 

 

感受两封信的不同,明白在生活总我们要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