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塘桥第三实验小学课题研究理论学习摘记1
资 料 来 源 | 题目 | 基于学情的教学:价值取向、核心特质与实践路径 | 作者 | 于通元 |
书名 | 《语文教学通讯》 | 版别 | 旬刊 | |
报刊名 | 《语文教学通讯》 | 期次 | 2020年03期 | |
文 章 要 点 摘 录 | 基于学情的课堂教学,使教师的教学理念和行为逐渐从原有的经验型的"想当然"向研究型的学情分析转向,从对静态的学情分析向动态的学情分析转身,从单一型的学情分析,向复合型的学情分析转变,这是基于学情的小学语文教学的价值旨归。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在理解学情的真正内涵与核心特质的基础上,构建"学情中心"实践体系和"学为中心"课堂范式。
| |||
学 习 体 会 |
学情,是学生在学习中的真实诉求、能力、认知结构和倾向等因素的情况指数。学情分析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教师教学解读的内容与学生学的诉求内容趋向的一致性:一是教学起点和学生实际学习水平相接近;二是教学内容和学生身心发展需求的相接近;三是学习策略和学习真实学习能力相接近。从“教为本”走向“学中心”就是让学生的学得以充分展开、就是在学生学的盲点、坡点处适时、恰当地介入教师的教。课堂中可以设计导学单,生成学情;分析学习单,发现学情。通过对话和分享,放大学情。 | |||
研 究 人 员 | 姓名 | 周菁 | 学习时间 | 2021.11.10 |
课题名称 | 统编版教材使用背景下“融语文”课堂范式建构的研究 |
湖塘桥第三实验小学课题研究理论学习摘记2
资 料 来 源 | 题目 | 语文课堂范式——从知识课堂到活力课堂 | 作者 | 刘建良、 翟启明 |
书名 |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 | 版别 | 月刊 | |
报刊名 |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 | 期次 | 2009年06期 | |
文 章 要 点 摘 录 |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不同的课堂范式,影响着语文教育工作者对教学和师生关系的认识,从而也影响着教学的效果和人才培养的质量。语文知识课堂产生于特定的时期,并且产生过重大的作用,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课堂范式所导致语文教学的滞后性也越来越明显,这就需要一种新的课堂范式来取代它,这种新的课堂范式即语文活力课堂。 | |||
学 习 体 会 | 活力课堂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关注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人的发展,是以人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点。课堂更加开放,具有开放性,生命性和动态生成性。在学习过程中,语文教师应该通过自身的活力,采用各种教学手段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使课堂真正走入学生的现实生活。语文教师要抓住时代赋予我们的机遇和挑战,全身心投入到课堂中去,必须在观念上实现重大的转型,让语文课堂更加充满活力。 | |||
研 究 人 员 | 姓名 | 周菁 | 学习时间 | 2021.12.22 |
课题名称 | 统编版教材使用背景下“融语文”课堂范式建构的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