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01/11

13:18

点击:

来源: 原创

录入: 刘思怡

扫描关注
湖塘三实小
微信公众号
课题研究课《牛和鹅》教案
发布时间:2022-01-11   点击:   录入者:刘思怡

课题名称

统编版教材背景下“融语文”课堂范式建构研究

所属级别

校级

执教

刘思怡

学科

语文

班级

2

时间

12.1

教学内容

《牛和鹅》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认识11个生字,会写5个提手旁的字。

2、            初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3、            知道可以从哪些角度给文章作批注。

4、            通过给课文1~4自然段作批注,深入学习作者一开始对牛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

知道可以从哪些角度给文章作批注,并给课文1~4作批注。

课前准备

PPT、字卡、词卡,板贴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联系经验,用质疑拉动话题

1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新的课文,题目叫做《牛和鹅》。

2       你看,牛来了。(出示牛图)同学们,在你的印象中,牛有着哪些特点呢?

预设1:牛很勤劳、任劳任怨——在过去啊,牛可是干农活的一把好手呢,农民们都离不开它。

还有其他特点吗?你来说

预设2:体型特别强壮——所以我们有力大如牛的说法。

预设3:牛很强壮——你还关注到了牛的体型,的确如此,它体型特别的庞大。

预设4:我知道牛的叫声——你能不能学一学牛叫。真是一头沉稳、憨厚、温顺的牛啊。

3       你们都见过鹅吗?(出示鹅图)鹅又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呢?

预设1:说到鹅的样子——洁白的羽毛,修长的脖子,亭亭玉立的样子,显得特别的神气。

预设2:说到高傲——它把脖子昂得高高的,一副高傲的模样。

预设3:洁白的羽毛——是啊,鹅的羽毛洁白如雪,所以我们称它是大白鹅。

4       同学们,接下来,老师要把这两张图变一变,仔细看好了。看着这两张图,你有什么疑问?

预设1:牛怎么变小了呢?——如果没有人举手了,就说:看来很多同学跟他是一样的问题。

预设2:如果还有人举手,就说:你还有问题?你想问什么?

5       这是你们想知道的问题,这篇课文的作者任大霖似乎也听到了你这个问题,于是课文开头的第一段他是这样写的,谁来读一读?请一位学生读。

预设1:你真了不起,一下子就把这段文字读得准确、流畅、字正腔圆。

预设2:看来第一遍读还读得不太连贯,没关系,同学们,快速地练一练读一读,老师待会儿再请一位同学来读。

预设3:你第一次读就把这段文字中的大部分内容读准了,中间有一处还不太准确,老师请你再读一读。(引读)这样一读就读准了。同学们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段文字。

6       在牛的眼睛看来人比牛要大,在鹅得眼睛里看来人比鹅要小,所以牛怕人,而鹅(不怕)人。大家都这么认为,作者也是这么写的,可是,有一个小朋友在读这段文字的时候,就在旁边写下了这样一句话,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事情真的是这样吗?)

7       真的是这样吗?我想,或许你们读到这儿也会有同样的问题,就让我们带着问题去走进课文吧。请同学们把书翻到74页,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二、     理清文脉

1       大家刚才都读得特别认真,我们先来聊一聊课题中的第一个动物——牛。(板书:牛)要想了解课文中的这头牛啊,读好三个字就会明白了。(ppt出示牛的图片,“摸,扳,捶”)谁来给大家读一读?

预设1:字都读准了

预设2:三个字中间你读对了两个,还有一个不太准确,谁来帮帮他?我们一起来响亮地读一读这三个字。

同学们,看看这三个字,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1:这三个字都是提手旁——提手旁的字都是和手上的动作有关。

预设2:这三个字都是动作——所以,聪明的你们一定发现了这三个字都是提手旁。

2       (出示牛图)同学们,在文中,孩子们摸的是哪里?扳的是哪里?捶的又是哪里呢?学生一边说,一边把词语放到牛的各个部位。

3       孩子们,让我们一边做动作一边读好这三个短语。老师指到哪,你就读这个短语。

4       读到这个我们就分明看到了,这些孩子在干嘛?(欺负牛)板书:欺

5       我们再来看看另一个动物——鹅。要想了解这只鹅,我们要读好三个词语。(出示:嘎嘎 啪嗒啪嗒 吁哩哩哩)这三个词语有什么相同点?

预设1:都是拟声词——都是口字旁,都和嘴巴有关。

预设2:都有口字旁——都和嘴巴有关,用嘴巴模拟出来的声音我们叫它拟声词。

6       第一种声音谁来读?(嘎嘎)这个模拟的是鹅的什么声音?(鹅叫声)谁再来读一读?你这样叫的话,我一点都不害怕,事实上文中的我听到鹅叫就感到很害怕,你想想该是怎样的声音呢?谁再来叫一叫。你这样一叫倒让我有点紧张起来了。板书:怕

7       第二个声音谁来读?(啪嗒啪嗒)

预设1:字音读准了。

预设2:字音读得还不太准确,谁来帮帮他?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是什么声音?(是老公鹅走路的声音)你想想看老公鹅走路的时候会是什么样子呢?(学生说一说)想着它走路的样子来读好这个词。(啪嗒啪嗒)

这只老公鹅走得再稳重一点——啪嗒啪嗒。

这只老公鹅越走越快了——啪嗒啪嗒。

这只老公鹅跑起来了,一起读——啪嗒啪嗒。

这样一读,我们就仿佛看到了文中的老公鹅雄赳赳气昂昂地朝我跑来的样子。

8       现在你们就是那只老公鹅,老师来叫一叫你,看看你作何反应?

预设1:吁哩哩哩——啪嗒啪嗒。

预设2:吁哩哩哩——嘎嘎。还有不一样的反应吗?吁哩哩哩——啪嗒啪嗒。

老公鹅们,就按你们的真实反应一起来,吁哩哩哩——嘎嘎/啪嗒啪嗒。

9       有一次,文中的我就是被这样一只老公鹅追赶的,后来是谁出现拯救了我?(金奎叔)他是怎样来收拾这只鹅的呢?文章当中又用到了三个动词,谁来读?(握,掐,摔)       体会体会,三个手部动作中哪一个力量最大?(摔)我们一起来写写这个字。写左右结构提手旁的字,提手旁都要写得瘦瘦长长的,摔的右边是一个率领的率,写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先中间后两边。请同学们拿起笔,在摔字的下面也写一个摔字。摔就是力量最大的字,在这三个字中间,哪一个字最致命?(掐)让我们一起再来读好这三个字。

10、聊着聊着,这篇课文的故事大致就出来了,文中的主人公”我“,(板书:“我”)一开始是在欺牛,可是又怕鹅。那在故事的结尾,又有了怎样的变化呢?老师想请三位同学分别读一读课文的131415自然段。最后怎样啦?我不再欺牛,也不再怕鹅。板书:(不)

三、     1~4作批注

1、课文很长,我们先回到故事的开头,也就是文章的1-4自然段,我们该怎么读这一部分内容呢?其实之前的学习给了我们很多启示,比如说:

我们在读书的时候可以去——关注有新鲜感的字词。

我们在读书的时候可以——尝试理解难懂的词句。

我们在读书的时候还可以——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

我们在读书的时候甚至可以——带着猜测再去读下文。

这些都是我们以前学过的阅读方法,今天我们还要试着把读书时的一些想法或发现记下来。接下来我们就默读课文1~4自然段,读到哪些语句你会产生一些想法或有一些发现呢?在左边空白处写一写。

2、范例教学,请三个学生说自己写的想法或发现,分别是感受、问题、写法三个角度。

1)老师刚才巡视的时候发现有三位同学的想法很有意思,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①请这位同学。

你看,他是在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有了一个发现,我们可以先把这句话给画下来,并在它的旁边写上他刚刚说的那句话,由于时间关系,老师就简单写一写了。

②我发现了,你是从几个词语中有的想法,我们就可以把这几个词语圈出来,在旁边写下这几个字。

③你可真会读书,还能联系前后来读,我们就可以在旁边打一个括号,同时写上对比。

3、这三位同学都在一边读一边思考,产生的想法他们就及时在旁边记录了下来,这就是批注。请同学们看一看他们所写的批注,有什么不同之处呢?引导提炼出角度:问题、感受、写法。

感受:我们阅读中的第一感觉,是我们最直接的想法。

写法:关注到了作者写作的手法。

4、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发现读篇文章可以从不同角度来作批注,我们可以提出我们的——问题。我们可以读出自己的——感受。我们可以关注文章的——写法。这些都是批注的角度。

5、接下来,请你们用上刚才这种批注的方法再去读一读1~4,看看又能形成哪些新的批注。老师要告诉你,有些句子,同样的一句话,我们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做批注。

交流批注。某些句子还要跟读结合起来,要设计活动,揣摩心理。

预设1:同学们听出来了吗?他这句话是从哪个角度作的批注?

预设2:读到第三自然段——看来你感受到了牛的这份老实,老师就请你把这份感受送到句子中去,试着读一读这句话。

预设3:读到第四自然段——你可真会读书,通过“远远地”“绕个大圈子”就读到了人物的心理。现在你们就是文中的“我”,老师要来问问你们:霖哥儿,你为什么站得这么远啊?你为什么要绕个大圈子啊?让我们捧起书一起读一读第四自然段,读出作者此时内心的害怕。

看来,同学们都已经学会了从这些角度作批注。

四、     学习编者批注角度

细心的同学们一定看到了,这篇文章的编者也给我们做了一些批注,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看看这些批注又分别是从什么角度提出来的。

第一处是问题,第二处是写法,第三第四处是感受,第五处是启发。

五、     总结

后来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让我不再欺牛怕鹅了呢?我们下节课再继续用批注的方法来学习。

 

 

齐读课题。

 

 

 

说说牛在自己的印象中有什么特点。

 

 

 

 

 

 

 

 

 

 

说说鹅给自己留下的印象。

 

 

 

 

 

 

 

谈谈看到牛的图片变小,鹅的图片变大后的疑问。

 

 

 

 

学生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学生读好关于牛的三个动词。

 

 

 

 

 

 

 

 

 

 

 

 

 

读好三个关于牛的短语。

 

 

 

说出孩子们是在欺负牛。

 

 

 

读准三个拟声词。

 

 

 

 

 

 

读好三个拟声词,了解作者对鹅的怕。

 

 

 

 

 

 

 

 

 

 

 

 

 

 

 

 

 

 

 

 

 

 

 

 

 

 

 

 

 

 

 

读好三个动词。

 

 

通过写“摔”了解本课几个提手旁的字该如何写才能写好。

 

 

 

 

 

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试着写写自己读书时的发现或产生的想法。

 

 

 

学习三个范例,了解可以从哪些角度来作批注。

 

 

 

 

 

 

 

 

 

 

 

 

 

 

 

 

 

 

 

 

 

总结批注角度。

 

 

 

学习范例后,形成新的批注。

 

 

 

 

一边交流批注,一边尝试着读好相关句子、段落。

 

 

 

 

 

 

 

 

 

 

 

 

 

读读书中编者写的批注,了解到批注还有其他的角度。

 

 

 

引出课题中的第一个动物——牛。

 

 

 

 

 

 

 

 

 

 

 

 

 

引出课题中的第二种动物——鹅。

 

 

 

 

 

 

 

 

 

 

 

 

 

 

 

引出课文第一自然段中人们对牛和鹅的不同看法。

 

 

 

 

 

 

 

 

 

 

 

 

 

 

 

 

 

 

初读课文,为理清文脉做准备。

 

 

 

 

 

 

 

 

 

 

 

 

引导学生了解作者一开始对牛的态度是欺负牛。

 

 

 

 

 

 

 

 

 

 

 

 

 

 

 

 

引导学生明白作者一开始对鹅的态度是害怕鹅。

 

 

 

 

 

 

 

 

 

 

 

 

 

 

 

 

 

 

 

 

 

 

 

 

 

 

 

 

 

 

 

 

 

 

 

 

 

 

 

 

 

 

 

 

 

 

 

教会学生写好提手旁的字。

 

 

 

 

 

 

 

 

引导学生理清文脉。

 

 

 

 

 

 

 

 

尝试作批注。

 

 

 

 

 

 

 

 

 

 

 

 

 

 

 

 

 

 

 

 

 

 

给无从下手的学生提供范例,给角度单一的学生提供其他角度。

 

 

 

 

 

 

 

 

 

 

 

 

 

 

总结批注角度。

 

 

 

 

 

发散思维,尝试形成不同角度的批注。

 

 

 

 

 

 

在交流批注的过程中理解课文,读好课文。

 

 

 

 

 

 

 

 

 

 

 

通过编者批注了解其他批注角度。

 

 

总结课堂,为下堂课做铺垫。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