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01/08

20:56

点击:

来源: 原创

录入: 邵骅茵

扫描关注
湖塘三实小
微信公众号
课题研究课《牛和鹅》第二课时
发布时间:2022-01-08   点击:   录入者:邵骅茵

湖塘桥第三实验小学课题研究课教案

课题名称

构建青年教师专业发展“1+x”模式的实践研究

所属级别

校级

执教

邵骅茵

学科

语文

班级

3

时间

11.16

教学内容

《牛和鹅》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体会“我”由怕鹅到不怕鹅的思想转变过程,明白要站在正确的角度看事物,看到自己的力量,不盲目恐惧,也不盲目欺负别人。

3.体会童年的快乐、丰富多彩和课文中生动形象的描写。

教学重、难点

1. 引导学生体会“我”由怕鹅到不怕鹅的思想转变过程,明白要站在正确的角度看事物,看到自己的力量,不盲目恐惧,也不盲目欺负别人

2.体会童年的快乐、丰富多彩和课文中生动形象的描写。

课前准备

牛和鹅的卡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牛和鹅,现在我们回顾一下课文,谁能说说课文按什么顺序来写?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先写……接着写……最后写……)

(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来写。先写由于听信了他人的话,所以我们不怕牛,害怕鹅。接着写在回家的路上我们被鹅追赶,后来在金奎叔的帮助下赶走了鹅。最后写“我”记着金奎叔的话,从此对牛、对鹅都改变了态度。)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牛和鹅》。

二、品读课文,感知品味

(一)学习1—4自然段。

1.牛和鹅对人的态度分别是什么?(牛怕人,鹅不怕人)为什么?(因为牛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鹅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鹅小,所以鹅不怕人。)

2.“我们”是怎样对待牛和鹅的?小组交流。

对牛:欺负拍它的背、摸它的肚子、触它的屁股、扳牛角、骑牛背、捶牛背。对鹅:害怕远远地站在安全的地方、绕个大圈子

3.找出“我们”对待牛的动词,并打上三角符号。(拍、摸、触、扳、骑、捶)

(二)学习5—12自然段。

1.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我”怕鹅?

(我们马上都不说话了,贴着墙壁,悄悄地走过去。我吓得脚也软了,更跑不快。在忙乱中,我的书包掉了,鞋子也弄脱了。)

(我想,它一定要把我咬死了。我就又哭又叫,可是叫些什么,当时自己也不知道,大概是这样叫吧:“鹅要吃我了!鹅要咬死我了!”)

这时的“我”用哪一个词来形容?

(狼狈不堪)

2.指导朗读:读出害怕的心理。

3.从哪些句子能看出鹅的神气?画一画。

(1)鹅听见了,就竖起头来,侧着眼睛看了看,竟爬到岸上,一摇一摆地、神气地朝我们走过来;还伸长脖子,吭吭地叫着,扑打着大翅膀,好像在它们眼里根本没有我们这些人似的。

(2)这时,带头的那只老雄鹅就啪嗒啪嗒地跑了过来,吭吭,它赶上了我,吭吭,它张开嘴,一口就咬住了我当胸的衣襟,拉住我不放。

(3)它用全身的力量拖我,啄我,扇动翅膀来扑打我。我几乎被它拖倒了——因为当时我还很小,只不过跟它一样高呢!其他几只鹅在后面吭吭大叫着助威。

4.学生朗读课文。自由练读、指名读、男女生赛读。

指导朗读:读出鹅的凶狠、神气十足的样子。

5.破折号的作用有以下几种:

A.表示解释说明   B.表示语音的延长

C.表示意思的转换,跳跃或转折  D.用在副标题前

“我几乎被它拖倒了——因为当时我还很小,只不过和它一样高呢!”是第几种?

6.这时,“我”的救命英雄——金奎叔出现了!金奎叔是怎样对待鹅的?鹅又有什么表现? 

(1)他一把握住了鹅的长脖子。鹅用脚爪划他,用嘴啄他。可是金奎叔的力气是那么大,他轻轻地把鹅提了起来。

(2)其余三只鹅也怕了,纷纷张开翅膀,跳进池塘里,向远处游去。用一个词形容这时的鹅(落荒而逃)

7.学生朗读课文。自由练读、指名读。

指导朗读:读出金奎叔叔的强悍。

(三)学习13—15自然段。

1.金奎叔对我讲的话使我对牛和鹅的态度发生什么变化?这次你又有了什么新的体会? 

 (1)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呀!怕它干吗?(在鹅的眼里我们比它小,但在我们的眼里,我们比它强!)前半句是从鹅的角度看人,后半句是从人的角度看鹅。我们变换了角度,事情的结果也就不同了。也就是说不管别人怎么看待我们的,只要我们能够正确地、全面地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就会正确的认识生活。

 (2)我也不再无缘无故欺负它了。尽管它把我们看得比它大。

2.直到现在……(引读最后一段)是的简单的一句话让作者改变了一直以来的看法和认识。

那同学们你们学了这篇文章你感悟到了什么呢?(告诉我们看待事物的方法——要换个角度去看事情。

三、拓展延伸,发展语言

读故事,想办法。

有这样一个老太太:她有两个孩子,儿子是染布的,女儿是卖伞的,她整天为两个孩子发愁。天一下雨,她就会为儿子发愁,因为不能晒布了;天一放晴,她又会为女儿发愁,因为不下雨女儿的伞就卖不出去。老太太总是愁眉紧锁,没有一天开心的日子,弄得疾病缠身,骨瘦如柴。一位哲学家告诉她……

从此以后,老太太天天都是乐呵呵的,身体自然健康起来了。

你知道哲学家说了什么神奇的话,竟然让她恢复了健康?

 (你为什么不换个角度来想呢?天一下雨,你就为女儿高兴,因为她卖伞的生意好了;天一放晴,你就为儿子高兴,因为他又可以晒布了。)

四、回顾课文,总结升华

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情况,同样的一件事,由于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产生的结果就不同,请同学们去生活中发现这种情况吧。

 五、布置作业、课外拓展

作业设计我们采用课外推荐阅读:《两个农夫》、 《牛鹅换眼》两篇文章,并且要求收集跟本课有关的故事、诗句、成语等,丰富学生知识,培养积累的习惯。

 

 

 

 

学生说一说课文主要写的什么事。

 

 

 

 

 

 

 

 

 

 

 

 

 

学生小组交流讨论。

指名学生回答,找出关键句子。

 

 

学生上台找词语,并打上三角符号。

 

 

 

指名学生回答,谈谈自己对句子的理解。

 

 

 

 

 

 

 

指名学生朗读,读出对鹅的害怕。

 

 

 

 

 

 

 

 

 

 

 

 

 

 

 

 

 

指名学生朗读,读出鹅的凶狠和神气。

 

 

 

 

 

 

 

 

 

 

 

 

 

 

 

 

 

 

指名学生朗读课文。

 

 

指名学生回答,说一说我对牛和鹅态度的变化。

 

 

 

 

 

 

 

这一环节的设置,起到温故知新的效果。

 

 

 

 

 

 

 

 

 

 

 

 

 

 

 

 

 

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感悟在“我”被鹅追赶的经历中“我”对鹅鹅对“我”的态度。

 

 

 

 

 

 

 

 

 

 

 

 

 

 

 

 

 

 

 

 

 

 

 

 

 

 

 

 

让学生通过反复研读金奎叔叔的话,在朗读中感悟人的确很强,鹅的命运由人主宰。

 

 

 

 

 

 

 

 

 

 

 

 

 

 

 

 

 

 

 

 

 

 

 

对课内知识的拓展延伸,加深学生对道理的理解。

 

二. 板书设计

18牛和鹅

角度不同结果

从牛的眼睛看人:             从鹅的眼睛看人:      在我们的眼里:

觉得人比牛大,           觉得人比鹅小,      我们比它强!

所以牛是怕人的。          所以鹅不怕人。        对牛-欺负                     对鹅-害怕逃跑                   被鹅咬住-呼救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