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01/07

08:50

点击:

来源: 原创

录入: 李珊

扫描关注
湖塘三实小
微信公众号
《巧用媒体交互游戏,激发体育课堂活力》
发布时间:2022-01-07   点击:   录入者:李珊

  [摘 要]面对当下的体育课,中国的体育教学方式得到了很大的改变。以往,我们一味地追求升学率,在各门文化课的教学中,学生或多或少开始厌学,甚至在体育课上同样也出现了“厌学”现象。从理论上分析,小学生应该是对体育课堂充满兴趣的人群。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在体育课堂上若是有游戏或小比赛,孩子们是那样情不自禁地全身心投入。由此可见,学生并不是讨厌体育活动或体育课,而是对这位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上教的内容或是教的方法感到乏味甚至反感。这是体育教学中教与学的对立。因此,新课改以后体育课如何吸引学生,使体育课的质量更加提高一层呢?

  [关键词] 新课程  体育课  多媒体游戏  因材施教

  一、精心构思导入环节:上好体育课的前提条件

  所谓“精心构思导入”,就是增加教学的吸引力,让学生亲自获得研究的积极体验。一节优秀的体育课,不仅要让学生学习运动技能,提高身体素质,还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引导他们运用已习得的技能强身健体。学生的大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罗伯特·特拉费斯说过:“教学是一种独具特色的表演艺术,它区别与其它的表演艺术,这是由于教师与那些观看表演的人的关系所决定的。”体育课需要体育教师具有表演的技巧性、愉悦性等特点,其实就是体育教师内在的人格显露。体育教师的表演同演员一样在神、声、行等方面要具备较高的艺术修养。如果学生对体育课不兴趣,与其责怪学生,不如反问自己,在设计课堂教学时是否根据学生的年龄、生理、兴趣等方面入手。要使本课的体育教学有实效,最要重要的是要把学生的心“导入”进来。这样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便形成合力,从而产生“导入”效应,增进师生间的情感共鸣。

  面对信息化飞速发展的时代,多媒体教学已覆盖各类学科。作为室外教学的体育学科,是否也能将多媒体融入进课堂?当然可以!据不完全统计,城区小学体育馆的覆盖率为85%,这就能让更多的体育老师采用更先进的教育教学手段,

  比如说在导入这一块,面对低年级的学生,我常常采用情景导入,而低年级的学生虽然富有丰富的想象力,但想象思维毕竟局限。我将导入游戏事先拍成视频小片段,或是在交互机里插入图片和音频,这样就增加了学生的兴趣,学生在导入这块兴趣上来了,上课就起劲了,就更容易接受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了,在不知不觉中这节课的质量既得到了保证,学生的兴趣又得到了提高,为下面的教学提供了前提条件。

  二、巧妙设计新授方式:掌握技能的有效保证

  何为“巧妙设计”?就是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与教学内容的特点,转变教学的方法,以求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1、把猜谜语、讲故事引进体育课

  有趣的小故事能融洽师生间的关系。故事有一种亲和力,当老师把自己的声音录制到一个卡通人物形象中,在讲故事时用真挚的感情、生动的语言去叙说,学生自会陶醉其中。时代的不同导致学生与老师社会经历也不同,用学生熟知的卡通形象进行教学,学生更能感同身受,更愿意深入学习探究。

  当下的体育教学方法绝大多数是教师讲解一个动作概念、要领,然后做示范,学生跟随教师进行模仿练习。这样的方法略显单调,往往吸引不了学生的兴趣,学生在课上主动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若是采用交互式游戏教学,可收到较好的效果。如一二年级学生喜欢听故事、猜谜语,我在教《前滚翻》时,首先我在多媒体的PPT上出示一个谜语让学生猜:“两手用力撑,两脚迅速蹬,团身如球滚,展体似雄鹰。”谜语刚一出,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思维积极性调动起来了,这样的导入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对所学的东西记忆深刻,从而达到了寓教于学的目的。接着,我又以“小刺猬”的滚动小视频作为谜底,学生一下子便知道了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以及动作的重难点。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新颖的教法,要有选择性和针对性,常变常新,步步深入,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把枯燥的教学过程变成学生想学、乐学的自觉行动。

  2、把学生的学练视频作为参考标准

  由于低年级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针对这一情况,我会根据教材的内容编一些有趣的模仿操,配上音乐,学生在练习时我可以用手机或是平板及时捕捉优秀学生的动作,把他们的动作作为其他学生的参考标准。本班学生当小老师这样种有趣、新颖的方式来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样下来学生自然而然地投入本课学习中。

  3、把小型游戏竞赛作为常态练习

  低年级学生喜欢争强好胜,热衷于小型竞赛,在体育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他们这一特点。如:当学生掌握投掷动作后,就可组织学生几人一组,运用交互软件进行持轻物掷远的小比赛,把每组的投掷动作以及高度远度进行数据分析,最终评选出“抛物线最美组”、“无穷力量组”、“遵守规则组”等;在快速跑的教学中,运用相机的慢镜头功能,比一比谁的动作最规范。又如:我们现在常常能接触到的“定向越野”,一张校园地图,一个打卡器,就能将学生全身的运动细胞激发出来。那么我们就会思考:为什么学生在学习中长跑或耐久跑时会那么吃力?其实,学生在游戏比赛时往往会显露出他们的个性心理特征,若是教学过程也能做到适应其个性,激发其个性倾向性,那么教学效果就会大大的提高。

  三、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维持学习兴趣的必要措施

  著名教育家夏丐尊说过:“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的确,若要转化一名学生,单凭丰富的理论知识是完全不够的,还得靠个人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用无限的爱去感化他们,让他们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你的关心和呵护,这样才能打开他的心扉,并及时地对他进行点拨,从而引导他慢慢地走向成功的彼岸。

  苏霍姆费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教师在教学中,要爱护每一个学生,这样才能客观地、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 “问题学生”,不要戴有色眼镜去看待他们,教师只要深入地了解他们当时的心理活动,耐心引导,因材施教,给予他们了解、尊重和信任,时刻关注他们的点滴进步,并且对他们细微的进步进行表扬与肯定,相信一定就能把这些学生转变过来。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接触到了一个运动软件“天天跳绳”。在这个软件中,我们能针对不同能力的学生布置不一样的课后锻炼任务。比如:明明是一个体脂含量比较高的男孩,那我在课后锻炼中主要让明明进行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做做有氧操、广播操等;小雪是校篮球队的主力队员,那我在布置课后锻炼中主要以高强度的脚步移动练习为主,移动摸点……在“天天跳绳”中能根据不同体态,不同基础,不同能力的学生布置不同的课后练习,每个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练习内容。每一次的练习,多媒体都会记录下练习时的动作,以便自己改进以及老师检查。理论总是要赋予实践的,以我校二5班为例,每天有一项固定课后作业:利用“天天跳绳”跳绳五百个,我在空余时间也可以通过终端观看学生的锻炼情况,一对一进行点评指导。在一对一的交流指导中,学生更能够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爱,从而更有动力进行身体练习。通过一个班一学期的试验,学生在跳绳这项技能上有了质的飞跃。

  体育新课程标准强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力图通过建立课程标准、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化信息技术教育、改革教材及评价与考试制度等一系列举措,提倡、引导并促进学生建立新的学习方式。课程的改革为我们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师提供了广阔的研究和探索空间,显而易见,这种研究和探索是艰难的。但是无论什么原因,即使是因为有着无法摆脱的应试压力,也不应该成为我们忽视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理由。

  总之,在体育教育的教学实践中,我进一步体会到:体育教师要用有趣的教学、优美的示范、广博的知识、健美的体魄和高尚的情操,给学生以积极的影响。“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会直接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端正学习态度、增强学习信心、培养体育兴趣,使他们在这个桃李芬芳的家园里健康的成长。

  参考文献:

  [1] 魏雪丽. 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陕西教育,2021.9

  [2] 黄金升. 游戏之拓展[M]体育教学 ,2019.

  [3] 董琴. 小学体育课堂中应用动作示范教学法的思考[J]. 社会科学Ⅱ辑·初等教育;·《学周刊》,2021年.25期

  [4] 白灵.体育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探究 [J]. . 社会科学Ⅱ辑·初等教育;·《成才之路》,2021年.22期

  [5] 王晓华. 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策略探究[J]. 社会科学Ⅱ辑·初等教育;·《考试周刊》,2021年.63期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