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01/06

16:38

点击:

来源: 原创

录入: 王轶雨

扫描关注
湖塘三实小
微信公众号
课题研究课《大自然的声音》第一课时
发布时间:2022-01-06   点击:   录入者:王轶雨

课题名称

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写“梯度教学”的实践研究

所属级别

校级

执教

王轶雨

学科

语文

班级

三(7

时间

12.17

教学内容

《大自然的声音》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妙、奏、伟、呢、喃、击、汇、喳”等7个生字;正确书写“奏、琴、滴、敲”等4个生字。

2.能抓住文章关键句,借助思维导图,了解课文主要讲了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全文构篇方式为由总到分,234自然段构段方式为先总后分。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借助描写声音的词句体会风声的美妙。背诵课文第2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

1.展开想象,借助描写声音的词句感受风声的美妙。

2.抓住文章中的重点词句,学习使用总分的构段方式进行表达。

课前准备

PPT、词语卡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揭题导入,明确单元及课文学习目标

(一)阅读单元导读,明确单元学习目标。

1.出示单元导读

今天我们学习第七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是单元导读,这个单元学习的是关于什么内容的课文?用横线画出来。单元的学习目标有哪些?用波浪线画出来。

2.这个单元的课文内容,通过不同的角度展示了我们人们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这个单元有两个学习目标: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自己喜欢的语句;留心生活,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

(二)揭示课题,明确课文学习目标。

1.揭示课题

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是关于大自然的什么呢?

2.大自然的声音有哪些,各是什么样的,让我们走进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复习“关键语句”

在前面第六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学到了一个新知识——关键句。什么叫关键句?

概括一段话里或整篇课文主要意思的句子叫做关键句。习作时我们可以围绕关键句来写一段话或一篇习作。

读课文的时候要抓住关键句。

(二)出示自学要求

1.轻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

(三)检查字词及课文朗读

1.出示会认读的生字词(注音)。

美妙演奏雄伟汇聚

打击呢喃叽喳

1)谁做小老师领大家读一读?

提醒:奏,平舌音;喳,翘舌音。

2)理解“呢喃细语”

A.“呢”这里是多音字,另外一个读音是——”ne”表示语气。

B.“呢喃”这两个字都是什么旁?与什么有关?

C.呢喃和口说话有关,怎样说话才是呢喃呢?联系课文就能知道,谁来读?(出示描写微风的句子?

呢喃指的就是——

“呢喃”是指温柔地说话,轻轻柔柔地说话。

D.(出示图片和字典中的解释)这是字典中的解释,谁来读?

出示:“呢喃”原本是指燕子的鸣叫声,现在也指人们悄声细语。

这个词要读得轻柔,女生一起读这个词语。

课文中指的谁和谁呢喃细语?(树叶和微风)

E.归纳理解词语方法

理解一个词语,可以看它的部首,还可以联系上下文,再查查字典。

4.出示会写字词,复习认读

美妙   演奏  手风琴  温柔  感受  激动  打击

乐器、雨滴、敲打

这些是我们已会认读的字词,本课中要求会写。我请一组同学来开火车读。

5.出示描写声音的词语

淙淙 潺潺 哗啦啦 唧哩哩 滴滴答答 叮叮咚咚

看看这些都是表示什么的词语?

我们把这样的词叫拟声词。一起读。

 

三、梳理脉络,了解课文内容

(一)交流自学要求2,粗知课文大意

1.刚才大家还思考了这篇课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2.出示句子: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

一起读。

这是这篇课文的关键句。那这篇课文主要讲的就是——?(板书:美妙)

利用关键句可以粗知课文大意。

(二)整体感知,梳理全文脉络

1.下面我们继续深入了解课文内容。

这是课文后面的填一填。(出示)

2.交流指导。

谁来说,这里怎么填的?这一处呢?

补充思维导图(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动物是大自然的歌手。)

234自然段的意思,可以分别用各自的关键语句表示。

3.看看这张思维导图,课文写了大自然哪些奇妙的声音?(板书:风水动物)

全文围绕“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这一关键句,写了大自然的风、水和动物的声音。全文构篇方式就是,先总后分。

(三)围绕自然段中的关键句,梳理234自然段

1.那么,风、水、动物通过哪些方式发出美妙的声音?我们围绕段落关键句,借助思维导图,继续梳理。

2.梳理第二自然段

1)先来看第二自然段,出示:

风通过什么方式发出美妙的声音?默读第2自然段,用“△△”画出有关词语。

2)风,通过翻动树叶发出声音。我们可以先把这个词语用“△△”画出,再像这样用箭头和文本框继续画思维导图(思维导图:翻动树叶)

4)出示:课文例举了哪几种风翻动树叶唱歌的情况?默读第2自然段,用“——”画出有关词语。

课文列举出四种风翻动树叶唱歌的情况,不一样的树叶,不一样的季节,微风拂过和狂风吹起。先用“——”画出这四个词语,再像这样用箭头和文本框,接着画思维导图(思维导图:不一样树叶、不一样季节、微风拂过、狂风吹起)

3.梳理第三、四自然段

1)我们用思维导图梳理了第2自然段。34自然段围绕段落关键句,具体写了哪些内容呢?请组长带领组员按以下步骤合作学习:

出示小组合作学习单:

①水、动物通过哪些方式发出美妙的声音?各自默34自然段,用“△△”画出有关词语。

仿照第2自然段的例子画思维导图。小组讨论,组长执笔。

2)现在我们一起来交流。水通过什么方式发出声音?动物呢?

教师根据汇报,出示相关思维导图(敲打汇聚、鸟鸣虫叫)

(四)小结

这篇课文先总写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然后分写了风声、水声和动物声。写风声时围绕段落关键句,写了风翻动树叶时的4种情况;写水声时也围绕段落关键句,写了雨滴敲打不同事物和雨滴汇聚时的美妙声音;动物声围绕段落关键句写了鸟叫和虫鸣。

 

四、品读想象,感受风的声音的美妙

1.接下来,我们通过语言文字,来感受大自然中这些美好的声音。出示:

1)你从哪些词语、句子读出了风声的美妙?默读第2自然段,用“。。。”画出相关词语和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第2自然段,边读想象,把风声的美妙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2.交流指导。

1)赏读四个“不一样”

句中用了四个“不一样”,说明风的声音变化多。谁能具体说一说这些“不一样”

引导1:可以看看这些图,也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展开想象

出示:当风吹过()树叶,发出的声音是()。

各种各样的树叶,风翻动时声音都不一样。相同的树叶在一年四季中,风翻动他的声音也不同。

谁能读出这些不一样?指名读(朗读时突出四个不一样)

2赏读“微风拂过”时与“狂风吹起”时

你还从哪些词句感受到风声的美好?

你在哪里听到过“轻轻柔柔的呢喃细语”或“雄伟的乐曲”、“充满力量的声音”?

在这里,“轻轻柔柔的呢喃细语”更让人体会到微风的轻柔。“充满力量的声音”“雄伟的乐曲”,更让人形象地感受到狂风的狂。

谁能读出这种变化?

相机示范朗读:微风要读得轻、缓;狂风要读得急、猛。

师生合作朗读

风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呀!有时轻轻柔柔,有时雄伟而充满力量。老师和你们一起渎,老师是温柔的微风,你们是雄壮的狂风。

4.这个自然段,先总写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然后围绕这个关键句,写了风翻动树叶时的四种情况。第二自然段的构段方式为先总后分。

自己再把这第二自然段有感情地读一读,注意读好变为红色的部分,仔细体会这风声的美妙。

 

五、课堂小结,写字指导

1.这节课我们抓住文章的关键句,用思维导图梳理了文章的脉络,知道课文围绕“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这句话,写了风声、水声、动物声。还通过品味生动的语言,感受到了风声的美妙。

2.(出示生字)这是本节课要练写的字。仔细观察,哪些地方要提醒大家注意?

3.交流指导。

“滴”:注意右边不是商量的商,右下里面的部分为“古”。

“敲”:右半部分短横不出头不要写成“支。”

“琴”:下面是“今”不是“令”,不要写多一点。

“奏”:最后一笔是点,不要写成捺。

4.范写“琴”“奏”

看老师写“琴”“奏”,这两个字都是上下结构,都有撇、捺,撇捺写的时候要舒展。琴:两王紧凑,左边王的横变成提,撇捺舒展,下面是今,

奏:三横间距匀称紧凑,撇捺舒展,天的捺画改成点。

5.各写一个,反馈评议。

6.布置作业

1利用思维导图,熟背第二自然段。

2摘抄课文中你喜欢的词句。

 

板书: 21 大自然的声音  

美妙      

动物

 

 

 

 

 

 

 

 

 

 

 

指名回答

 

 

 

 

 

 

 

齐读课题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课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横线画出这句话。

 

 

 

 

 

 

 

 

 

 

 

 

 

 

 

 

 

 

 

 

 

 

 

 

 

 

指生认读词语

 

 

 

 

 

 

 

 

 

 

 

 

 

 

 

 

 

 

 

 

学生默读课文,仿照题目第2自然段的例子,找出第34自然段的关键语句填空。

 

 

 

 

 

 

 

 

 

 

 

 

 

 

 

 

学生默读思考指名回答

 

 

 

 

 

 

 

 

 

 

 

 

 

 

 

 

 

 

 

小组合作学习,汇报学习成果

 

 

 

 

 

 

 

 

 

 

 

 

 

 

 

 

 

 

学生自读圈画

 

 

 

 

 

 

 

 

 

 

 

 

 

 

 

 

 

指生朗读出风的变化

 

 

 

 

 

 

 

 

 

 

 

 

 

 

 

 

 

 

 

 

 

 

 

 

 

 

 

 

 

学生在练习纸上各写一个。

写完的同学对照范字比一比,不满意的再写一个。

 

 

 

 

 

 

 

 

 

 

 

单元导读,明确学习要求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回顾理解词语的方法

 

 

 

 

 

 

 

 

 

 

 

 

 

 

 

 

 

 

 

 

 

 

 

 

 

 

 

 

 

 

 

 

 

 

 

 

 

 

 

 

 

 

 

 

 

培养默读的能力

 

 

 

 

 

 

 

 

 

 

 

 

 

 

 

 

 

 

 

 

 

 

 

 

 

 

 

 

 

 

 

 

 

 

 

 

 

 

 

 

 

 

 

 

 

 

 

 

 

借助思维导图理清文脉

 

 

 

 

 

 

 

 

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

 

 

 

 

 

 

 

 

 

 

 

 

 

 

 

 

 

 

 

 

 

 

 

 

 

 

 

 

 

 

 

 

 

 

 

 

 

 

 

 

 

 

 

 

 

 

 

 

 

 

 

 

 

 

 

 

 

 

 

 

 

 

 

 

 

 

 

 

 

 

 

 

 

 

 

 

 

 

 

 

 

 

 

 

 

 

 

 

 

 

 

 

 

 

规范书写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