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塘桥第三实验小学课题研究课教案
课题名称 | 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写“梯度教学”的实践研究 | 所属级别 | 校级 | ||||||||
执教 | 庞柳 | 学科 | 语文 | 班级 | 二(10) | 时间 | 12.3 | ||||
教学内容 | 《雪孩子》第一课时 | ||||||||||
教学目标 | 1.会认“累、添”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呀”,会写“赶、旁、谁”3个字。 2.学习默读,试着不出声。 3.了解故事内容,感受雪孩子的勇敢善良。 | ||||||||||
教学重、难点 | 了解故事内容,感受雪孩子的勇敢善良。 | ||||||||||
课前准备 | 生字卡片 | ||||||||||
教学过程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一、 游戏导入 1、PPT出示:我是小小录音机 老师喊口令:小耳朵,学生对口令:听仔细! 师说句子“雪,下个不停,一连下了好几天。” 学生开小火车重复! 师过渡:纷纷扬扬的雪花飘落了好久好久……(板贴:学下个不停)学生看PPT一起读:雪下个不停,一连下了好几天! 2、瞧,雪变成了什么?(PPT雪孩子图片)雪孩子。 伸出你的金手指,我们一起来写写他的名字。(板贴:雪孩子图片)(板书课题:雪字上方雨下方把山横,中间一横留点空,左右结构子字旁,右边亥字是长点。) 3、读了课题,你想要知道些什么?(雪孩子从哪里来的?雪孩子都做了些什么事情?雪怎么能成为孩子呢?)呀,小朋友真会提问,那就带着我们的小问题走进这个故事,去读一读吧!
二、初读课文 (轻轻打开课本,把书翻到89页,通过预习你发现它有多少小节呀?有14个小节呢!) 是呀,长长的课文给我们带来了精彩的故事,快去读一读吧!(出示自读要求:雪孩子是哪来的?) (一) 学习二、三小节(指名读) 1、故事读完坐端正,雪孩子是哪来的?生说答案,老师追问:你是在课文中哪里找到的? PPT:兔妈妈在门外的空地上给小白兔堆了个雪孩子。(这个长句子可难读了,谁来挑战一下)。其他同学认真听,她在哪儿停顿了? 学生认真听,说停顿。我们一起来跟着他读一读! 2、原来雪孩子是兔妈妈给小白兔堆的,兔妈妈为什么这样做呢?请两位小朋友分别来读二、三小节。 3、学习“嚷” A(字音)预设1:老师发现刚刚这位小朋友把这个特别复杂的字也读准了呢?(预设2:老师发现刚刚这位小朋友遇到了点困难) (“嚷”,正音,翘舌音。)我们开火车来读这个字,一起读。 B谁能来学着小白兔的样子嚷嚷他说的这句话?他们俩是嚷吗?那嚷应该是怎样的?(或者:他们俩谁是嚷?) C“嚷”是大声地喊,让我们一起学着小白兔的样子嚷一嚷吧! 原来,雪孩子是这样来的,我们一起读好二三小节! (二) 学习四——九小节(默读) 过渡:(板贴:小白兔图片)小白兔有了雪孩子的陪伴,又会发生什么精彩故事呢?出示读书要求:默读4-9小节,思考:小白兔和雪孩子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老师想让大家读一读4-9小节,不过这部分很长,今天我们学习一种新的读书方式——默读。默就是默写的默(板书:默写)猜猜什么是默读?(预设:不出声读,用眼睛看)“默”,在字典中的意思(不说话,不出声),默读就是不发出声音,用眼睛看字,用大脑思考,快速地读课文。(板贴:用眼睛看,用大脑思考)通常我们在读长长的故事的时候,为了节约时间,提高阅读的速度,我们就用这种方法。现在我们去默读4-9小节吧。 默读完的小朋友,用你的坐姿告诉老师,老师带你们进行闯关游戏,看看大家默读的怎样了。 第一关:读词语: A跳舞 唱歌 (唱,后鼻音发的很到位,“唱”歌用嘴,所以是口字部,左右结构。你会给唱组哪些词语呢?看着图片你还会想到唱的哪两个词语:独唱、合唱)我们又学会了唱的另外两个词语,一起读好这四个词语。 B赶快 添柴 睡着 得救 (A这两个多音字,都读准了。 B“赶快”的近义词是谁?赶忙、马上,“赶”,是形声字,我们一起来看看汉字字形演变。“赶”字左边为走,意思是奔走,右边为干,代表读音。我们一起来写一写走字底,捺脚要拉长,小小干字要被包!) C哎呀 找哇找哇(语气词读的真好听。)当表示惊异的时候,“呀”读一声,表示重复做一个动作很长时间的意思的时候,“呀”读轻声。比如课文中的飞呀,我们还会说小乌龟——爬呀爬呀,小白兔——跳呀跳呀。读好这些词,每个两遍。 小朋友可真厉害,一下子把这些有特点的词语记住啦!我们一起再来读一遍,那你能用上其中的一些词语,说一说4-9小节小兔子和雪孩子发生了什么故事吗?有点小困难,没关系,再默读4-9小节,读完后,先和同桌说一说。老师下去巡视听一听,谁说的好?有选择地请学生。 评价语1:看来你读懂了4-9小节。谁再来试试。 评价语2:你用上其中的词,把4-9小节发生的故事说得很完整。 第二关:按顺序画出与火有关的描述 小白兔又是唱歌又是跳舞,玩累了就睡着了,可此时家里却着火了。4到9小节多次对火进行描写,快去找一找,用直尺划一划。谁来读读你找到的,咱们按照顺序来: 把火烧得旺旺的 火越烧越旺 火把旁边的柴堆烧着了 蹿出火星 烫人的火 把火烧得旺旺的(什么样的火才是旺旺的,是说——。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这个“旺”字?好运、兴旺)你真是生活中的细心人。 请一位同学来读好这句话:小白兔添了柴,把火烧得旺旺的,屋子里渐渐暖和了。一起读。 火越烧越旺火把旁边的柴堆烧着了 这就是旁边的柴堆,(图片)“旁”是文中的生字,我们一起来写一写它的笔顺(立字少一顿,宽宽秃宝盖,方字在下方!) 火把旁边的柴堆烧着了,可小白兔还在睡觉,此时的雪孩子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我们一起读。 出示:1.雪孩子看见从小白兔家的窗户里冒出黑烟,蹿出火星,他一边喊,一边向小白兔家奔去。 2.雪孩子冲进屋里,冒着呛人的烟、烫人的火,找哇找哇,终于找到了小白兔。 读完后,出示对应的图片,看到这样的情景,你的心情是怎样的?(着急、焦急、慌张)。师:请你来着急地读一读,请你来慌张地读一读。 总结:因为雪孩子的勇敢,小白兔得救了。(师贴板书:勇救雪孩子)。可是雪孩子却浑身水淋淋的。(浑身是什么意思?是的,浑身就是全身的意思。雪孩子全身都是水了,用文中的一个词就是—— “水淋淋”) (三)学习10-14小节 就这样,雪孩子终于把小白兔从火海中救了出来。小动物们知道是雪孩子救了小白兔吗?继续往下自读10-14小节,思考:雪孩子最后怎么样了? 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从哪里看出来的? 【出示11、12小节对话】练习读对话(同桌二人分角色读11、12小节) (A这部分是对话,同桌练习,一人当兔妈妈,一人当小动物,旁白两人齐读。指名一小组。女同学兔妈妈,男同学小动物,旁白一起读。) 雪孩子到底哪儿去了?(生自由说) 书上是怎么写的?出示书中相关的语言: 雪孩子变成了很轻很轻的水汽。飞呀飞呀,飞上天空,变成了一朵白云,一朵美丽的白云。(其中,很轻很轻的水汽标红,一朵美丽的白云标红。) 读读13、14小节,试着用:雪孩子变成了——,变成了——。来说一说。 预设:雪孩子变成了水汽,变成了白云。(板贴:变成一朵云) 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总结:是呀,像很轻很轻、美丽的,这样的形容词能让我们的语言变得更加生动。不信,咱们来试试。出示练习: 1. 雪孩子飞上了天空。 雪孩子飞上了( )的天空。 2. 雪孩子来到了森林。 雪孩子来到了( )的森林。 (四)抽读字卡 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了雪孩子的故事。雪下个不停,兔妈妈为小白兔堆了一个雪孩子,当小白兔遇到火灾,雪孩子勇敢地救出了小白兔,最后,雪孩子却化成水,变成了一朵云。(教师一边说一边指板书。)这个故事真令我们难忘,也让我们感动。那就让我们一起记一记这个故事中的生字吧! 抽读字卡。抽的时候,从后往前抽。 (五)生字书写 建议教“浑”、“汽”。两个都是三点水,都是左窄右宽。 浑,三点水像张弓,秃宝盖不写宽,车在底下,摆摆正。 汽,左边三点水呈弧形,右边气的横斜钩弯度不要太大。
|
学生听并重复。
学生质疑,提出问题。
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
指名学生回答,找出雪孩子的由来。
指名学生示范后,学生齐读好长句子。
指名学生“嚷”后,适时总结,并引导全体学生体会“嚷”
指名学生回答,适时总结“默读”的方式和要求
学生默读
指名学生读词语。
指名学生用上词语说一说小兔子和雪孩子发生的故事。
学生读课文,边读边画关于火的描写的短语。
指名学生读句子
学生书空“旁”的笔顺
指名学生读,读出焦急的情绪。
学生自读课文并思考雪孩子最后怎么样了。
学生分角色朗读
指名学生用文中的语句回答雪孩子最后怎么样了。
学生比较朗读,说出喜欢的理由。
句式训练。学会用形容词。
学生读生字
学生写生字 |
通过游戏环节,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对课题的质疑,调动孩子学习的兴趣。
通过情景表演理解“嚷”的意思,既能活跃课堂氛围,又能落实生字教学。
通过闯关活动,既进一步调动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又落实了字词、多音字的教学。 | |||||||||
二. 板书设计 雪孩子 雪下个不停 默读 勇救小白兔 用眼睛看 变成一朵云 用大脑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