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线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线段,能正确识别线段,会选择合适的工具画线段。
2.使学生在体验、感悟知识的探究活动中逐步建立表象,在深化认识的同时发展自己的数学学习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培养对数学的好奇心,增强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愿,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重点:初步感知线段的基本特征,建立正确而清晰的表象。
难点:能正确地识别线段,会选择合适的工具画线段。
教学准备:
课件、棉线、直尺、正方形纸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创设情境。
谈话:小朋友们,上个礼拜老师布置了一个小任务——寻找生活中的线,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请这些小朋友分别给我们介绍一下你们找到的线(学生介绍)。
2.揭示课题。
指出:这是我们刚才找出的一些线,你能发现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吗?(长短、直曲、粗细)看来,我们生活中的线有长有短、有弯有直、有粗有细。
谈话:老师这里也有一根弯弯的充电线,你有什么好办法能把它变直吗?
指出:对,捏住线的两端,把它拉紧后,它就直了。
谈话:在我们的学具筐中也有一根棉线,请你把它变直。
引入:像这样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直直的一段可以看成线段。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来认识的新朋友——线段。(板书:认识线段)
二、初步感知,认识线段
1.画线段
谈话:现在你知道线段长什么样子了吗?请你在导学单2-1中画一画,并和同桌说说你的想法。
资源展示:
层次一:有无端点
这是老师刚刚收集的两位小朋友的作品,你更同意谁的画法呢?(对,刚刚我们用手捏住的两端也要表示出来,就是线段的开始和结束的地方。)
层次二:有端点,位置不同
提问:这两个小朋友画的,有什么不同吗?(位置、长短)
追问:这里有的是平平的,有的是斜斜的,它们都是线段吗?
现在老师也来画一条线段,请你们伸出金手指,我们一起画一画。
口诀:左手压尺用点力,右手拿笔轻轻移,一头一尾小竖线,千万不能够忘记。
2.辨别线段。
要求:现在你能迅速判断出哪些是线段吗?(指名回答)
追问:为什么②④是线段?那为什么①③不是线段呢?
也就是说要满足哪些条件,就是线段?(板书:直的、有两个端点)
再次强调: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
三、联系生活,丰富感知
1.寻找生活中的线段。
引导:刚才我们从生活中的线出发,认识了线段,其实,线段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是无处不在。比如,数学书的这条边是直直的,它有两个端点,所以这条边可以看作线段,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要求:你看明白了吗?请你们也拿出数学书,跟着老师一起边指边说。
你还能数学书上找到线段吗?同桌相互指一指、说一说。
提问:谁能上来指一指、说一说。
活动一要求:除了数学书上的边,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边也可以看成线段?请听活动要求:首先找一找教室里的线,然后同桌两个相互完整地指一指,再像这样用三句话说一说你找出的线段。
教师巡视,指导规范地指线段和描述端点。
交流:相机评价。小朋友真是生活的有心人,在身边找到了这么多线段。
展示生活中的线段:老师还在校园外找到了一些线段,我们一起来看看。
小结:看来,许多物体的边都可以看成是线段,因为它们是直的,有两个端点。尽管有时不标出端点,但线段的端点总是存在的。(边指边说)
2.创造线段。
谈话:刚才我们找了许多线段,现在要请你自己创造一条线段。
活动二要求1:请听活动要求:首先拿出学具框中的一张正方形纸,将纸只折一次,折出一条线段,再和同桌比一比你们创造出的线段,看看有什么发现。
交流展示,学生上台交流。
提问:看着他们创造出的线段,比一比,你有什么发现?
指出:看来,线段是有长有短的。(板贴))总之我们能用一张纸折出许许多多长短不一的线段。
四、数线段,拓展延伸
1.数图形中的线段。
谈话:其实,我们不仅能在生活中找到线段,在图形中也藏着很多线段呢!接下来,跟着老师一起去到图形王国看看吧!
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
要求:下面每个图形分别是几边形?一起说。
那它们各由几条线段围成的呢?请你自己数一数、填一填。
指名校对。
提问:观察每个图形和围成图形的线段条数,你有什么发现?
追问:如果给你一个六边形,就有几条线段?
指出:是的,几边形就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
2.连一连,找规律
引导:多边形是由一条条线段构成的,线段又是由一个个点构成的。那么,点和线段之间又蕴含着怎样的规律呢?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
① 两点间一条线
提问:首先给你两个点,请你在导学单3-1处连一连,看看可以连出几条线段。
资源呈现:我们一起来看看,你画对了吗?
指出:是的,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线段。
谈话:现在有只小兔子在这,我们把这个点当作它所在的位置,我们把这个点当作小兔子家的位置,现在小兔子想要回家,有三条路线可以选择,你能帮帮他选一条最近的路吗?
指出:上面这条路线是弯弯的,中间这条是线段,其实这也就是告诉大家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② 三点连线
现在增加一个点,在每两点之间画一条线段,能画几条呢?自己先在导学单上画一画。
(学生作品展示)你跟他画的一样吗?是呀,如果我们给这里的点表上序号,那3号点既要跟1号点相连,也要跟2号点相连,所以能画三条线段。
③ 四点连线
如果再增加一个点呢?标上序号4,四个点,在每两点之间画一条线段,能画几条?请你自己在导学单上试一试。
交流:同意这种做法的小朋友请举手,你能说说为什么不同意另一个小朋友的做法吗?
指出:是呀,2和4也需要相连,这才叫做“每两点之间画一条线段”。所以一共能画几条呢?
交流:那现在比刚刚三个点的时候又增加了几条线段?
④ 五点连线
提问:仔细观察我们刚刚画线段的过程,你有什么发现吗?(每增加一个点,增加的线段条数就会多1)
如果再增加一个点,又会增加几条线段呢?
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所以比刚刚四个点的时候增加了四条线段。
追问:看,这是什么图形?(闪现五角星)
交流:这是一颗智慧星,送给今天积极思考的你。
五、回顾总结,畅谈收获
提问: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哪个新朋友?关于线段你有了哪些认识?
小结:今天我们首先从生活中出发,把弯曲的毛线拉直,从而认识了线段,知道了线段是用这样的图形表示,接着我们找出了教室里的线段,还通过折一折创造出了长长短短的线段,最后还再画线段的过程中发现了点和线段之间的一些规律。
最后,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由线段组成的图案。你看,原本直直的线段竟然可以变成这么多有趣的图案,数学就是这么奇妙。
课后,请你也来做一位小小创作家,用今天学习线段是的知识,创作一幅画。
板书设计:
认识线段
直的 有两个端点
线段有长有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