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小学生
教学目标 | |
1.在看图和交流讨论中,能够认识到自己从幼儿到小学生的身份转变,了解小学生活与幼儿园生活的不同,懂得遵守学校的规则。 2.在情境表演和交流中,能用自己的方式发现和表达出小学生活和幼儿园生活的区别,并且能说出烦恼和困惑。 3.在合作表演和交流中,体验新环境、新角色、新规范,感受成为一名小学生的自豪和喜悦。 | |
教学重点 | |
在看图和交流讨论中,能够认识到自己从幼儿到小学生的身份转变,了解小学生活与幼儿园生活的不同,懂得遵守学校的规则。 | |
教学难点 | |
在情境表演和交流中,能用自己的方式发现和表达出小学生活和幼儿园生活的区别,并且能说出烦恼和困惑。 | |
教学准备 | |
1.班级学生、任课教师的照片。 2.相关视频、音频。 | |
内容和过程 | 修改意见 |
一、热身导入。 1.播放《上学歌》,师生可以边唱边加上自己喜欢的动作。 2.伴着轻缓的音乐,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背着书包来上学,你高兴吗?因为我们是一名光荣的小学生了。板书课题:"第1课我是小学生"。 3.鼓励学生大声说出"我是小学生"这句话。 二、体验活动。 1.观看视频:"我在学校的一天"(视频中包括暖心坊4幅图)。 2.你们的小学生活也是这样吗?新的小学生活给你们带了来哪些变化?你们能说说吗?(在学生说变化的过程中,教师注意追问学生内心的感受是什么) 3.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小结。 三、主题探究。 活动一“学生小档案” 1.我们的小学生活开始了。在这个美丽的校园里,我们有自己的班级,有自己的学号,交到了新朋友,认识了新老师。下面我们就来玩一个抢答游戏,看谁知道得多。 2.抢答游戏:“我知道”。 游戏规则:教师出题,学生抢答。第一个抱臂坐好的同学才能回答。 题目:出示一张班级同学的照片,他(她)是谁?出示一张任课教师的照片,他(她)是谁?他(她)教什么学科? 小结:在班上,你的好朋友是谁?你喜欢的老师是谁?填写在课本第2页“我的个人档案”上。遇到不会写的字,可以用你们喜欢的方式来表达,比如画一画、拼一拼等。 3.每个人轮流说说自己填写的内容,并说说为什么喜欢自己的朋友和老师(小组交流)。 4.拥有了自己的小档案,你的心情如何(全班交流)? 小结:祝贺你成为一名光荣的小学生! 活动二“猜猜谁是小学生” 1.我们现在是小学生了,那么小学生应该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从课本第3页中任选一个场所和一个活动,根据你选择的角色把情境演出来,让同学们猜猜你演的是小学生吗? 2.活动建议:以3人或4人为小组开展这个活动。教师要适当地对学生的表演给予指导,同时要引导学生对每组表演的同学给予热烈的掌声。 3.比较小学生活和幼儿园生活的不同之处。 4.除了同学们表演的这些,我们作为小学生还要做到哪些呢? 四、总结回顾。 1.教师配乐朗读课本第4页成长苑中的儿歌。 2.大家说一说,怎样才能做一名好学生? 3.结合《小学生守则》录像和《学生一日常规》录像,引导讨论:大家看一看,录像中的哥哥姐姐哪些行为特别好,特别有小学生的样子,值得我们学习的? 4.大家再读成长苑中的儿歌。要一边读,一边拍手,争取能记住。 5.成为小学生后,就要遵守《小学生守则》。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小学生守则之歌》。想想自己做得怎么样,还有哪些没做好,要努力去做到。 五、课外拓展。 1.刚刚成为一名小学生,一定会有些不适应的地方,也会有一些烦恼。 2.想一想,我的烦恼是什么?我该怎么办? 3.把你的烦恼和爸爸妈妈说说,他们一定会帮助你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