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核心素养,培养体育精神,6月6日上午,武进区湖塘桥第三实验小学举办了省规划重点课题研讨活动暨第二节成长节“优课展示”体育专场活动。
优课展示现风采
第一节课是南夏墅中心小学赵武俊老师执教的《立定跳远》,本节课用“高人、矮人、超人”的情景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做好准备、预摆和起跳的技术动作,将小跳栏架贯穿整节课,利用跳栏架做出不同形式的摆放组合提高学生跳跃能力。整节课堂环节设计合理、有效,层层递进。老师的示范动作规范,学生们的学习热情高涨。
接下来两节课是湖塘桥第三实验小学的李珊老师和华叶红老师以同课异构的形式执教了《合作接力跑》。
第二节课是由李珊老师执教的《合作接力跑》,本节课她以一条弹力绳导入课堂,通过绳操调动课堂气氛,在练习过程中,让学生自己思考绳子的各种合作跑用法,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教态标准而不失亲和力,语言生动,学生十分投入。学生们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的完成各项合作练习。很好的展现了一位优秀的体育老师对课堂的驾驭能力。
第三节课是由华叶红老师执教的《合作接力跑》。本节课设计十分巧妙,各环节分别命名为勘察地形,输送物资,运输伤员,重建家园。通过创设“我是救援员”的情景,在传授体育技能的同时还帮助小朋友们了解更多抗震救灾的相关知识。华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充满激情,教学形式丰富多彩,采用圆弧放射形的列队方式开展教学,展示了年轻教师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
专家指导促进步
优课展示结束后,武进区教育局基教科谭文杰科长对三堂课进行了点评,提出了每堂课的优点,也指出了不足。谭科肯定了三位教师为公开课付出的努力,每堂课都精心设计,反复琢磨,蕴含自己的智慧结晶。
赵老师的课堂专业性很强,对于跳远技术动作的分解教学,步骤详细。一个简单的跳跃练习障碍物作为本堂课的教学器材,通过障碍物的不同摆放分别解决跳跃高度,远度问题。对于器材的使用贯穿整节课,且器材简洁实用。
李老师的课很好地利用了多媒体技术,用音乐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更专注的投入课堂中。整堂课设计巧妙,环环相扣,学生练习强度逐步增强。教师语言生动,与学生沟通流畅,时刻抓住孩子们的注意力,课堂掌控能力很强,很好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的教学原则。
华老师的课结构新颖,内容丰富。将课堂更多的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同学们通过各式各样合作跑形式进行练习。各教学环节精心设计,将紧急救灾知识潜移默化的教给学生们。整堂课不仅身体得到了锻炼,还培养了合作意识,创新精神。
同时谭科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赵老师的课要多进行安全教育,增强趣味性,语言再柔和一些,更适合低年级的小学生。
李老师的课由于正好是下午第二节占用了眼保健操时间。在室外,可以带孩子进行眼睛训练代替眼保健操。合作跑的形式可以更丰富,不要局限于两人,可以三人四人五人,甚至全班的形式。
华老师的课可以适当减少部分器材,提高利用率。同时精简课堂语言,可以利用图解,示范,替代口语表达。
用心教研,用爱传授,以研促教,引领成长,在新课标理念、新课标要求的背景下,我们会在教研路上砥砺前行、大胆创新,将会在教学专业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让体育教育之花愈发灿烂!
(撰稿:韩雪 摄影:杨颖 审核:周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