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05/19

09:17

点击:

来源: 原创

录入: 张小柳

扫描关注
湖塘三实小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首页>>专题网站>>优质学校成长联盟>>资源共享>>文章内容
五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父爱之舟》(三实小)
发布时间:2023-05-19   点击:   录入者:张小柳

《父爱之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理解有年代感的词从而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运用主要人物+主要事件”的方法概括作者回忆的几件往事。

3.重点学习逛庙会部分,感受作者融在环境与事件中的情感,并尝试迁移运用。

教学流程:

一、 读好有年代感的词,读好全文。

1. 今天,我们学习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写的一篇文章,叫——父爱之舟。一起板书课题。

1)当我们一起写下这个课题,你就明白了,这篇文章写的是——

2)谁来读读课题?指名两人,点评:这父爱是如此的深沉/这父爱是如此的浓厚/这父爱是如此的有力。一起读。

2.作者在文章的开头,是这样写的?是昨夜梦中的经历吧,我刚刚梦醒!

  而在文章的结尾,作者又是这样写的?……醒来,枕边一片湿。

3.读着开头,读着结尾,你又有什么发现?

首尾呼应(刚刚梦醒和醒来一呼一应,文章结构紧凑)你发现了作者结构上的密码)

看来中间所写的就是那个梦境;(一边读一边思考,真好)

作者写的是梦中的经历,并不是天马行空的白日梦,而是他——真实的经历(真可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4.那读了开头和结尾,你的脑海里又冒出了哪些小问号?

5.作者到底回忆了哪些往事呢?让我们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6. 同学们读得都很认真。吴冠中出生于1919年,他小时候离现在一百年左右了,所以文中有些词和我们现在的说法不一样,预习时就请大家进行了整理,谁来给大家交流下,你找到的词。

7.老师把其中一些特别难理解的整理了出来,我们一起看一下。

茶房 客栈    初小  高小       粜稻     

1)“茶房”是什么意思?(强调有些词语可以联系生活,或联系上下文语境来理解)

2)“初小”、“高小”是什么意思?(强调有些词语需要查阅资料才能理解)——旧制小学为六年制。一至四年级为初小,五、六年级为高小。

3)“粜稻” 是什么意思?(强调有些词语的意思可以通过“观察字形”来推测)——“粜稻”就是把稻谷卖出去。

二、用上方法,概括作者回忆了哪几件往事。

1.在梦里,作者回忆了哪几件往事呢?我们能不能学着概括概括。

2.出示示例:

朦胧中,父亲和母亲在半夜起来给蚕宝宝添桑叶……每年卖茧子的时候,我总跟在父亲身后,卖了茧子,父亲变给我买枇杷吃……

概括为:父亲卖了茧子给”买枇杷吃。

2. 你有什么发现?揭示方法:主要人物+主要事件

3. 生概括后散点交流。

4. 在梦里,他依稀回忆了这样一些事。

5. 引读:父亲想加钱给“我”换房间

父亲带“我”逛庙会

父亲雨雪天背“我”上学

父亲凑钱给“我”缴学费

父亲送“我”去考师范

父亲送“我”去上学

3.发现往事的分类加上开头、结尾引读)

1)如果要是你把这些往事分分类,你会怎么分?(不论是生活还是学习,父爱始终围绕着我,缠绕着我,萦绕着我。)

2)在这些往事中,站在你的角度,哪件往事篇幅比较长,你最喜欢,也最想去读的?

三、学习第4小节,体会文章情感的蕴含。

1.自由读一读文章第四自然段,当作者回忆起这一个个画面的时候,哪些文字会让他心念一动,或微微一笑,或心头一酸呢。

交流一:

我和父亲都饿了,我多馋啊!但不敢,也不忍心叫父亲买。父亲从家里带了粽子,找个偏僻的地方,父子俩坐下吃凉粽子。吃完粽子,父亲觉得我太委屈了,领我到小摊上吃了碗热豆腐脑,我叫他也吃,他就是不吃。

1)读到哪里让你心念一动。

2)抓住三处进行引导:

     不敢,不忍心 为什么不敢,又为何不忍?(不敢、不忍背后是一种体恤、是一种理解、也是一种心疼啊)

      找个偏僻的地方吃凉粽子为什么要找个偏僻的地方?这样一读,这凉棕子里裹着的分明是——  父亲对我自尊的呵护

       热豆腐脑”这一碗热豆腐脑里盛满的又是什么呢?对我的心疼,对我的关爱。

3)这场庙会也许并不特别,但因为有了父亲,有了父亲的陪伴、有了父亲的呵护、有了父亲的爱,我终身难忘、历历在目、魂牵梦绕。

我和父亲都饿了,我多馋啊!(看着满街的点心,小吃)我也许在想:           

              。但不敢,也不忍心叫父亲买。我暗想:                   。父亲从家里带了粽子,找个偏僻的地方,父子俩坐下吃凉粽子。吃完粽子,父亲觉得我太委屈了,领我到小摊上吃了碗热豆腐脑,看着那碗热腾腾的豆腐脑,我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于是,我叫他也吃,他就是不吃。

4)是啊,父子之爱原本就是一场双向奔赴,所有的理解、所有的体谅、所有的心疼都在这一刻刻在了作者的记忆里,永生难忘。

5)让我们再次读读这段话。

交流二:

虽然不可能花钱买玩意儿,但父亲很理解我那恋恋不舍的心思,回家后他用几片玻璃和彩色纸屑等糊了一个万花筒,这便是我童年唯一的也是最珍贵的玩具了。

 1)“理解我” 最大的爱与呵护莫过于理解和懂得。

2)夕阳下,看着父亲为我糊万花筒的身影,我又会做些什么呢?

  也许……   也许……  也许……

 夕阳下这一幕幕,定格的是画面,记录的却是那深深的情。

3)让我们一起把这份温馨送进画面中,读好句子。

2.刚才,我们通过关注画面中的一些细节,(板书:细节)感受了人物的情感。让我们合作着再来读读作者回忆的这件的往事。

3.师生合作读。老师读环境,学生读人物活动)

4.老师读的这两段文字都是写得什么?(板书:环境)

  在我们所参与或者是看到的庙会中,这样的环境常不常见?这样的环境普不普通?然而,这样的环境却一次次的出现在作者的梦境里,如此真切、如此鲜活,这又是为什么呢?

交流:

1)烘托了热闹的氛围。  所以,作者说,能去看看这盛大的节日的确是无比的快乐,他高兴极了。)

2)为下文作铺垫。 正有了这样的环境,才有了后面人物之间的活动,看来,环境是为人物活动做铺垫的

3)渲染情感。(热热闹闹的庙会,琳琅满目的商品,没有冲淡的是父亲对我的爱,没有稀释的是我对父亲的情,环境描写恰恰是作者匠心独运的地方,它们也在为作者表达情感助力啊)

板书:场景   这样的两个场景,蕴藏情感,也在表达情感。

四、练笔,迁移运用环境描写来表达情感。

这样的场景,文中还有许多许多,你瞧,这是父亲雨雪天背我上学的场景,那又会是怎样的环境,我又会是怎样的心念一动呢。试着写一写。

那天,天刚蒙蒙亮,便下起雪来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父亲背着我上学,他扎紧裤脚,穿一双深筒钉鞋,将棉袍的下半截撩起扎在腰里,腰里那条极长的粉绿色丝绸汗巾可以围腰两三圈,那还是母亲出嫁时的陪嫁呢。我伏在他的背上,眼眶不禁湿润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那么其他场景又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呢?我们下节课学习。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