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11/28

08:48

点击:

来源: 原创

录入: 刘燕婷

扫描关注
湖塘三实小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首页>>专题网站>>优质学校成长联盟>>资源共享>>文章内容
科学教学设计《物体的传热本领》(三实小)
发布时间:2022-11-28   点击:   录入者:刘燕婷

     常州市武进区湖塘桥第三实验小学教学设计

学科:科学

班级:五2班

日期:2021年9月15

执教:刘燕婷

课题:五年级上册《物体的传热本领》

研究主题:混融式学习理念下的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

教材分析:

《物体的传热本领》是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2单元《热传递》的第四课。在本课的学习中,引导学生认识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导热性能是不一样的,进而理解不同导热性能的物体有着不同的用途,生活中我们要根据需要选择不同导热性的材料。

本课首先展示五种不同材料的勺子,设疑:这些用不同材料制作的勺子传热的快慢一样吗?然后围绕这一主题展开了三个活动:活动一,开展传统实验和改进实验,通过对比实验发现不同材料传热的快慢不同,帮助学生建立热的良导体和不良导体的概念。活动二,利用平板搜集空气、水是热的良导体还是不良导体的证据,多元表达交流。活动三,首先从学生最直接的感受,说出光脚站在瓷砖、地板和水磨石上的感觉,然后将学生的关注点引向生活,说说各部分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材料。旨在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之中。

学情分析:

    在对比实验中牵涉的因素更多时,五年级的学生能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思考与分析,并基于已有经验和所学知识,从现象和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原因等方面提出假设;能运用观察与测量工具,运用统计图表来记录、整理信息,以及有条理、合逻辑地陈述证据和结果。他们有了联系生活实际的意识,但是将科学知识创造性地应用到生活中去的能力还比较欠缺。

教学目标:

1.通过热传导性能的对比实验,认识热的良导体和不良导体。;

2.通过多元表达方式,分享实验结果;

3.利用所学知识, 生活中材料的运用问题。

教学重难点:通过实验和多元学习方式,了解不同材料的传热性能。

“混融式学习”设计理念:

    在这个全息学习的时代,有效链接各类资源,混合融通,重构课堂学习新方式,是我们所追求的课堂转型的方向。本堂课中利用学生经验、传统实验和精准实验层层递进,融合学生多元的学习方式和表达方式,推动学习内容、方式与资源的混融,使学习与生活产生密切关联,真正助力学生的认知与发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探究导热本领的兴趣

1.播放抖音短视频:为什么钢勺子会烫手?其他材质的勺子会烫手吗?

2.猜想排序:塑料勺、木勺、铜勺、铝勺、钢勺五种材质的勺子,请按照从强到弱的顺序排序。

3.出示板书:今天我们将通过实验来比较“物体的传热本领”。 

【设计意图】利用一个生活中的情境引发学生兴趣,用“物体的传热本领是否存在差异”引出本节课要探究的问题“物体的传热本领”。

二、小组实验,多种方法比较物体的导热本领

1.辨别材质:这五种勺子大小、形状都不一样,不能用来做控制变量实验。这里有长度、粗细几乎一样的五种棒子,你能辨别出五种材质吗?

2.设计实验

(1)在棒子的同一高度,用凡士林粘一颗圆珠。

(2)将5根棒子同时放入盛有热水的烧杯中。

(3)观察5种棒子上圆珠的脱落先后顺序。

3.引发矛盾:实验中,有的组钢棒上的红豆先掉,有的铜棒上的先掉,实验有些误差,怎样让实验更精确?

4.利用新材料:出示变色颜料,涂抹在棒子的同一高度,谁先变色,谁的导热本领强。

5.出示概念:像铜、铝、钢、等容易传热的物体叫作热的良导体,像木头、塑料等不容易传热的物体叫作热的不良导体。

教师小结:利用新材料支持研究,让实验结果更准确。

【设计意图】通过组织学生围绕问题“那我们怎么设计实验呢”进行讨论,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严谨的实验精神。在传统实验的基础上,创新使用了感温涂层的实验材料,拓宽了学生选择实验材料的视野。从实验结果直接分析、归纳,引出热的良导体和热的不良导体两个概念,为后面认识不同传热本领的材料在生活中的应用做铺垫。

三、多元学习,辨别空气、水所属类别

1.提出问题:刚刚研究了固体,那空气和水呢?他们是热的良导体,还是不良导体呢?。

2.信息学习:小组利用平板阅读资料。

3.多元表达:以自己的方式展现学习结果。

教师小结:空气和水是热的不良导体。多元表达方式让学习更有趣!

【设计意图】在认识了部分固体的传热本领的基础上,揭示了热的良导体和热的不良导体的概念。对于概念的理解来说还不够全面,此时,需要扩充认识气体如空气,液体如水的传热本领,以完善学生对物体传热本领的认识。利用平板阅读资料,鼓励学生多种方式表达,学习方式多样化。

 

四、善于思考,认识不同传热本领的材料在生活中的应用

1.播放视频:昨天同学们大课间在实验室门口的水磨石、瓷砖、地板上跑跑跳跳,你的脚底有什么感受?为什么呢?

2.出示图片:锅铲、汤锅、双层窗户、穿着羽绒服的人。为什么?

教师总结:不同导热性能的物体有着不同的用途,生活中我们要根据需要选择不同导热性的材料。

【设计意图】设置生活情境,渗透科学从生活中来,应用到生活中去的思想。通过或实验或讨论或思考的形式,带领学生更大范围地认识不同材料的传热本领;并能通过具体实例,科学地分析不同传热本领的材料在生活中是如何应用的。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善于归纳、准确分析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