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12/30

22:25

点击:

来源: 原创

录入: 卞燕飞

扫描关注
湖塘三实小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首页>>校园动态>>文章内容
教研促提升,润物细无声
武进区中一片语文教学研讨活动在湖塘三实小开展
发布时间:2021-12-30   点击:   录入者:卞燕飞

  冬日渐深,寒意渐浓,瑟瑟的冷风也不能阻挡老师们共同研讨、助力成长的步伐。为进一步提高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的实施水平,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2021年12月30日下午在武进区湖塘桥第三实验小学开展了主题为:基于统编版教材,建构“融语文”课堂范式的教学研讨活动。

  课堂·展示风采

  本次活动的第一个流程是课堂展示环节,由来自星辰实验学校的谢明霞老师和来自湖塘桥第三实验小学的吕万霞老师分别执教了《手术台就是阵地》和《大自然的声音》两篇课文,为我们呈现了精彩纷呈的课堂。

  上课伊始,谢老师播放了和抗日战争有关的图片,把学生带入到课文中的时代,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然后谢老师引导学生紧紧抓住关键词与人物的动作,从读中感受白求恩把手术台当作阵地的决心。孩子们都进入了情境,也深深地感受到了白求恩的高大,把白求恩这个人物形像深深地嵌入孩子们的心灵,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吕老师用音频导入方式直观感受大自然赐予我们的珍贵礼物,引领三4班的同学们,围绕课文第一段“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这一中心句,感知大自然中不同事物的奇异声响。初读环节,引导学生在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的基础上,提取课文写了大自然中哪些美妙的声音,完成课后总分结构思维导图。吕老师很重视朗读,引导学生从读中感受风带来的不同“歌曲”,感受大自然的温柔与力量,真正落实了“以读为本,以读悟情”的教学理念。

  研讨·引领成长

  本次活动的第二个流程时评课研讨环节,先是由两位执教老师来谈谈自己的教学设计与上课感受。谢老师尤其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通过掌握新字词来锻炼孩子的朗读能力,借助图片通过提炼关键字词来提升孩子的概括能力。吕老师表示作为教师需要眼中有学生,尤其是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学会倾听学生的回答,并以此为基础展开教学。

  接着分别由来自湖塘桥第三实验小学卞燕飞老师和星辰实验学校严铭洲老师进行评课。围绕三实小“基于统编版教材,建构“融语文”课堂范式”这一课题,卞老师从四个方面对两堂课展开了评价:1.资源整合,游戏导入有设计。两位老师课堂上的每一个环节都是有设计、有目标的,且都能够充分利用相关学习资源,为课堂注入新鲜感。2.流程重塑,教学目标很清晰。老师心中教学目标十分清晰,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去回扣本节课的教学重点。3.情景创设,深入解读有章法。两位老师创设情境与理解词义相结合,画面与方法相结合,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搭建了学习探究的支架。4.活动融构,学习策略很巧妙。课堂流程板块清晰,教学活动紧扣本单元语文要素组织语文教学,活动设计巧妙,环环紧扣,层层递进。严老师则从三个方面详细剖析了谢老师的课堂教学:1.巧借画面转化,使远离战争的学生进入情境。2.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谢老师借助三张图片通过提炼关键字词来提升孩子的概括能力。3.在解读白求恩地人物形象时,谢老师一方面关注环境,让学生看到白求恩地临危不惧;一方面聚焦外貌,体会白求恩地艰辛与疲惫;最后品读动作,从行云流水的动作中,体会人物高超的医术。

  随后参与本次教研活动老师也积极分享了自己的收获。最后由湖塘桥第三实验小学周美华校长就听课、评课,给年轻的老师们详细阐述了一节好课的标准:一节好课需要同时具备三个层面的意义,孩子在这堂课上学到了哪些知识?这堂课锻炼了孩子们哪些方面的能力?这堂课是否唤起了孩子们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并唤起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周校长的发言让大家受益匪浅。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相信今天的研讨一定能够为大家的成长助力。让我们在教研的路上,继续前行,一起携手,共同成长!

  撰稿:沈静    摄影:杨瑜   审核:周美华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