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手机的日益普及,学生使用手机对学校管理和学生发展带来诸多不利影响。为保护学生视力,让学生在学校专心学习,防止沉迷网络和游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特制订此管理办法。
1.限制带入校园。小学阶段,学生在校不使用手机上网、学习,因此,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小学生需要和家长联系,可以借用任课老师电话、办公室电话等。如若有实际需求,须经家长同意,提出书面申请,学校认可,进校后应将手机交由相关老师统一保管。
2.细化管理措施。学校将相关手机、电子产品纳入学校日常管理。班级学生手机进校后,由班主任老师保管。
3.加强教育引导。开展国旗下讲话、夕会课、班会课、心理辅导等多种形式加强教育引导,如《正确使用手机》《我的手机管理》等活动,让学生科学理性看待手机的使用,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和自我管理能力。
4.做好家校沟通。引导家长了解手机的危害性和加强管理的必要性。建议家长要履行教育职责,形成家庭使用手机的管理办法。如手机使用内容、使用时间、使用方式都要达成共识,形成书面的记录单,由此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
5.启动活动评比。开展班级例会,论坛沙龙,通过说一说、查一查、演一演等形式,了解各位同学使用电子产品的方法、收获、利弊等,通过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湖塘桥第三实验小学
2021年3月